李毅忠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学术成果

耳穴埋豆对肛肠科患者术后情志和睡眠千预的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3  浏览次数:1612 次     来源:安康市肛肠病医院  

耳穴埋豆对肛肠科患者术后情志和睡眠千预的效果分析

通常患者在行肛肠病术后,疼痛是其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的情绪意志以及睡眠的质量。术后疼痛明显,尤其是患者在排便时,疼痛更甚。临床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多采用常规止痛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明确,甚至需要肌内注射杜冷丁类药物进行术后镇痛,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为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本院结合多年的临床镇痛经验,给予耳穴埋豆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作者以100例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耳穴埋豆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肛肠科患者100,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中,男性20,女性30;年龄31~63;其中混合痔内扎外切术20,外痔切除术10,肛瘘切开引流术10,肛裂切开扩肛术8,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2例。对照组50,20,30;年龄29~66;其中混合痔内扎外切术20,外痔切除术10,肛瘘切开引流术10,肛裂切开扩肛术8,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2例。

1.2方法

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及口服止痛药镇痛;观察组(耳穴埋豆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1h双耳耳穴埋豆并进行预防性按压,术后即予按压,疼痛加剧时可加强力度并重复按压, 留豆期间指导患者自行按压,每次1~2min,每天5-7,配合口服止痛药镇痛。①取穴:根据患者病情,并遵照中医辨证特点选择神门、交感、肛门直肠等穴位。②操作方法:先进行耳廓望诊,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操作者左手持患者耳背,右手持探棒或棉棒,以均匀柔和的力量探寻耳穴压痛点,然后用75%的酒精对操作部位进行消毒,待干后,将王不留行籽贴片对准敏感点贴压好,贴压时要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按揉片刻以加强刺激,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按压1~2min,使之出现酸、麻、胀、痛为宜。为尽快达到止痛效果,疼痛加剧时可加强力度并重复按压,10min按压一次,每次1-2min,一般30min以内见效。埋豆期间,指导患者或家属自行按压穴位,每次1~2min,每日按压5~7次。利用对局部穴位按压,刺激穴位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术前1h埋豆,两耳同时使用,持续3~5d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判定标准

肛门轻度疼痛,不必处理者为显效;肛门稍疼痛,但无明显的痛苦表情,可自行缓解为有效;肛门疼痛较重,有痛苦表情,需要杜冷丁类药物止痛为无效。

2.2治疗效果

见表1、表2

1各类手术后疼痛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观察组

对照组

混合痔内扎外切术

20例

12

6

2

8

9

3

外痔切除术10例

5

4

1

3

6

1

肛瘘切开引流术

6

4

0

3

4

3

肛裂切开扩肛术8例

4

3

1

2

3

3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2例

2

0

0

1

0

1

2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9          17          4                92.0

      对照组         17          22          11               78.0

 

3讨论

肛肠病术后疼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这种疼痛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情绪意志,睡眠质量也受到了影响,感觉无法专心做一件事会因为疼痛而在床上辗转反侧,且导致患者发生疼痛症状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静脉回流障碍、继发性炎性病变、异物刺激等,进而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常规的药物治疗对于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诱发不良反应问题。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耳廓部位血管和神经丰富,且耳部存在全身各个脏器的相应反应点,患者发生某种脏腑疾病后,其耳部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常反应。利用耳穴埋豆按压治疗,能够对脏器反射点产生有益刺激,进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由于体经络脏腑与耳部发射点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六阳经直达于耳,并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与耳相连。人体五脏六腑均对应耳部的相应位置,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耳穴。在皮质神门部位埋豆,有助于静心宁神、缓急止痛功效的发挥,于直肠、肛门对应的反射点埋豆,能够达到行气止痛、清热利湿的治疗目的,诸穴联合治疗,能够共同达到宁神镇痛、清热利湿的治疗作用。中医学经络和脏腑辨证理论认为,在患者耳部皮质下、直肠、神门及肛门等相应穴位埋豆,能够最大限度减轻患者肛肠病手术后的疼痛症状。同时,皮质下穴位埋豆还有助于抑制患者皮质和大脑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痛宁神的效果。神门穴位埋豆有助于抑制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因而其消炎、镇静、止痛、宁神效果较为显著与皮质下穴位埋豆联合治疗,有助于镇痛效果的巩固。对埋豆部位进行适当按压,能够改善患者的脏腑生理功能,联络人体经络。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肛肠病手术患者接受耳穴埋豆治疗有助于其术后疼痛程度的减轻,从而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和睡眠质量,治疗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而仅接受单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仅为76%,两组观察对象术后镇痛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肛肠病手术患者接受术后耳穴埋豆治疗,有助于其疼痛程度的减轻,也有利于患者在治疗中,情绪保持积极状态,睡眠也保持良好的状态,由此可见,镇痛对于患者的情志和睡眠于预有着很大的作用,可以说,疼痛的程度决定着患者的情志以及睡眠质量,所以,肛肠科患者术后,重中之重是镇痛,这样才能保障睡眠和情志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耳穴埋豆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略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