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侠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中药治疗胃痛

发布时间:2021-02-28  浏览次数:986 次     

患者姓名: 范玲玲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3-7

就诊日期: 2021-2-18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雨水

 

 

主诉:胃脘部嘈杂疼痛3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生气后逐渐出现胃脘部嘈杂不适,烧心,无反酸,偶有疼痛,服用雷尼替丁、硫糖铝及中药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等无效。后检查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又服用庆大霉素、熊去氧胆酸等似感减轻,但病情反复,近1个月病情加重:胃脘部嘈杂不适、闷胀疼痛,烧心,心烦,口干,口苦,头晕,大便基本正常,嗳气频频,纳差,大便正常。病人性情急躁,上腹部无压痛。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否认肿重大外伤及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等过敏史。

 

体格检查:心肺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舌红,苔白腻,中间微黄,脉弦。

 

辅助检查:胃镜:反流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脘痛

 

证候诊断:胆胃不和

 

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

 

    法:清胆和胃

 

    方:小柴胡汤合左金丸

 

柴胡20g    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12g

吴茱萸3g   白芍20g    连翘20g    茵陈20g

乌贼骨20g  焦三仙各20g

    3剂,每日一剂,水煎200毫升,早晚分温服

 

复诊:2021-2-21,病人服药3剂,自觉胃脘部嘈杂不适减轻,食纳增加,嗳气减少,余症同前。舌红,苔白腻。脉弦处方对症上方加枳实10g以加强疏肝理气之效。6剂,水煎服。

 

三诊:2021-2-27,腹痛、反酸、烧心症状消失,大便食欲正常,稍感乏力、上方加薄荷,白术加强清肝,健脾,服6剂以巩固

 

心得体会:胃脘痛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其在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多见,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相互关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治疗慢性胃病不能独用胃药,只有选用调理肝胆和脾胃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提高临床疗效。因为水谷的收纳与运化,在于脾的生清,胃的降浊,而脾生胃降须依赖于肝胆的疏泻调达。经方小柴胡汤是医治足少阳胆经功能失调的代表方剂。运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胃失和降证,即在治疗胃病时运用一些调理肝胆的药物,其效果比单纯运用胃药明显的多。因此病位虽然在胃,与胆相关,又与足之三阴肝、脾、肾关系密切。正如清代医家黄元御所云“甲木克戊土痛在心胸,乙木克己土痛在脐腹”临床上运用《伤寒论》小柴胡汤及《四圣心源》柴胡桂枝鳖甲汤,清淡和胃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