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忠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学术成果

地榆与地榆炭止血功效探讨

发布时间:2021-03-14  浏览次数:1379 次     

地榆与地榆炭止血功效探讨

地榆是临床常用的“止血要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说“其性微寒,味苦、酸、涩,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如适用于咯血、衄血、吐血、尿血、痔疮出血、崩漏、血痢不止等1。近日读到《中药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91页“地榆”篇“用法用量”写到:“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敛疮多生用”。但在其“现代药理研究”写到“地榆煎剂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生地榆止血作用明显优于地榆炭。”这与我之前了解到的药物炒炭后的效果相反。不禁思索,地榆用于止血,到底是生用好,还是炒炭好呢?

1.炮制方法比较。地榆分为生地榆、炒地榆和地榆炭。

生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地榆枯萎后采挖来的根,除去根须,洗净晒干即是生地榆。药性苦、酸、涩,微寒。擅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血热出血证或烫伤、湿疹、疮疡痈肿。鲜地榆叶也可煎汁浸洗或捣烂外敷。

炒地榆是指将地榆的根进行炒制,将其炒黄。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炒过的地榆药性要温和些,没有生地榆的药性生猛,这样对身体伤害就不是那么大。同时便于保存。市面上药房的地榆多是炒地榆。

炒炭是中药炮制方法中“火制”的一种,以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这样炮制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如血余炭、艾叶炭等。地榆炭是将干净地榆片,放在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量清水,取出来将其凉透就是地榆炭了。地榆炭的表面为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具有焦香气,味道微苦涩。止血多炒炭用。

2.炒炭前后地榆成分对比。

现代研究表明,地榆中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主要包括鞣质、皂苷、黄酮、多糖等,因此才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肿瘤、止血及增强免疫等。我们已知地榆成分中的鞣质类物质有很强的止血作用[2]。药典规定本品含量测定方法同地榆药材,鞣质不得少于 2.0%;没食子酸不得少于 0.60%[3]。赵慧、张伟等[4]采用 灰色关联分析法同时测定了不同炮制程度地榆炭中地榆皂苷I、地榆皂苷II、没食子酸、鞣花酸、总鞣质等成分的含量变化,发现了地榆炒后化学成分变化的规律:地榆炒炭后皂苷类成分以及总鞣质均下降,且随炮制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下降;而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作为鞣质的单体成分在炮制适当的炮制品中却有显著的升高;而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变化趋势也有明显不同,没食子酸的含量随着炮制程度加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鞣花酸在所制备的样品中一直呈现升高的趋势,甚至在炮制过重的样品中仍大量存在。

3.止血机制研究

地榆及地榆炭均具有较强的凝血作用。赵慧、张伟等[5]通过对地榆炭中与 FIB 含量相关性最大的 5 个色谱峰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的测定,表明没食子酸是地榆炭中发挥凝血止血活性的重要成分。炮制后成分含量显著升高的鞣花酸,对体外凝血活性的关联度仅为 0.4712,与 FIB 含领队相关度仅为 0.4441,表明该成分对凝血活性相关性较弱。

郭淑艳等6通过对地榆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的研究认为,地榆炒炭后具有止血作用的鞣质类物质的含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与凝血关系密切的钙离子含量也明显增加,从而缩短了小鼠出血的时间,从而增强了止血效果。

俞浩等[7]通过实验证实,地榆炒炭后鞣质量增加,吸附力增强; 生地榆和地榆炭均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地榆炭的作用显著强于同等剂量的生地榆; 生地榆和地榆炭均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地榆炭的作用显著强于同等剂量的生地榆。

明朝陈家谟于《本草蒙荃》中说“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炮制的程度对凝血因子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采集正常人抗凝血浆,加入不同炮制程度地榆提取液和钙离子,在钙离子的作用下血液开始凝固,按照预定时间用去离子水流注,收集流注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流注液中游离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值,描绘凝血时间值曲线图,观察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判定被测样品对凝血因子的激活程度。体外凝血试验结果表明,炮制适中的地榆具有较强的凝血活性,因此适当的炮制程度确是中药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生品和炮制程度较轻的样品,也具有一定促凝血作用,但弱于炮制程度适中的地榆炭[5]

4.结论

(1)生地榆和地榆炭均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

(2)地榆炭的作用显著强于同等剂量的生地榆。

(3)鞣质或没食子酸是地榆炭中发挥凝血止血活性的关键成分。

(4)凝血作用以炮制适中的地榆炭为最佳。

5.总结:某些中药通过制炭工艺能够改变药物的止血性能。例如本身没有止血功效的乱发,加工制炭后称为血余炭,具有很好的止血功效;将干姜炮制成炭后,使有温中散寒功效的干姜就成为温中止血的姜炭; 再如苦寒清热之品黄芩,经炮制成炭后寒性被减弱,成为苦涩收敛之物,常用于肠风下血殊有奇效。但并非所有的药物炮制成炭后止血功效都能增强,比如藕节、白及制炭后止血能力反而下降[8]。所以我们临床应用时不能冀望“血见黑止”而达到止血功效[9],而应切实根据中药不同的特性,区分对待。

 

参考文献

[1]叶定江,张世臣,吴皓. 中药炮制学[M].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03

[2]姜云梅,杨五禧,吴立军. 中药地榆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938(1):17 19

[3]中国药典 2015 年版 . 一部 [S]. 2015126-127.

[4]赵慧.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地榆炒炭止血物质基础初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

[5]赵慧,张学顺,戴衍朋,张伟,王雪,孙立立.炮制对地榆中鞣质类成分含量及凝血作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8,50(12):127-131.

[6]郭淑艳,贾玉良,徐美术.地榆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129( 4) : 28-29

[7]俞浩,毛斌斌,刘汉珍.炒炭对地榆中鞣质量及止血效果的影响[J].中成药,2014,36(06):1317-1320.

[8]肖延龄. 止血用炭药刍议[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 2) : 8

[9]于晓,武冰,郭霞珍.炭类中药治疗出血性疾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03):522-524.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