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术后肛门狭窄一例
发布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1385 次
患者姓名:徐某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1.5
就诊日期:2021.11.18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小雪前
主诉:排便困难1月
现病史:患者1月前因混合痔在我科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痔套扎术治疗,术后中药外洗并在门诊定期复查,现自感排便困难,自感粪便堵于肛门口难以排出,肛门下坠感,用力排便后肛门疼痛明显,故来院就诊,近日纳食二便可,舌红苔黄腻,脉数。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肛门局部检查:截石位肛外无红肿包块隆起,6点原手术切口中央有一米粒大小裂口,分泌物少量,无红肿。指诊肛门口径可,齿线上2cm可触及瘢痕狭窄带,2指通过困难。退指无血染。
辅助检查: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检查均正常。
中医诊断:便秘
证候诊断:湿热下注型
西医诊断:出口梗阻性便秘:痔术后肛门狭窄
治 法:1.分次人工扩肛治疗,扩开瘢痕狭窄带。
2.清热凉血、收敛生肌之苦参汤加减外洗;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之龙珠软膏外擦,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普济痔疮栓纳肛。
3.清淡饮食,保持粪便成形。
二诊:患者3日后复诊:自诉上次治疗后当日便血较多,第二日排便时即便血减少,今日便血少,排便较前通畅,无排便疼痛及便血。查肛门伤口尚未愈合,肛内瘢痕狭窄带不明显。再次人工扩肛1次,目前可轻松通过2指,肛直角变大。
心得体会: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尤其是痔上黏膜套扎术易造成肛门狭窄,常见原因是手术时皮肤黏膜切除过多,结扎痔体太大,创口愈合后环形瘢痕挛缩形成纤维狭窄带,造成肛门狭窄。预防措施:改变手术方式,一是将痔分割切除缝扎,避免单个痔切除结扎范围过大;二是预防性行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术毕指诊时肛门以能容纳2指为度;三是术后常规肛门手指扩张可有效防止肛门狭窄。继发感染,愈合过程中瘢痕挛缩,也可使肛门、肛管狭窄。预防方法是注意围手术期处理,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止肛门感染造成不良后果。混合痔手术后扩肛应成为常规措施,术后10天左右痔结扎线脱落后开始扩肛,3~5天1次;创口完全愈合后亦需扩肛2~3次,间隔时间为半个月左右。故患者出院后的门诊复查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