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铭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问答中心

问答中心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问答中心

中医骨伤科临床治疗如何保持脾胃健运?

发布时间:2022-10-08  浏览次数:436 次     来源:吴国强  

保持脾胃健运是中医骨伤科临床治疗的基础和前提,顾护胃气要注意辨证,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候综合考虑。

问: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辨证用药时,一部分患者因为中药味道难以入口,或者由于服药胃纳不佳,消化吸收不良致宫养不足等原因,使疗效大打折扣;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受伤后情绪的变化加之卧床后体位的变化共同导致消化功能不佳,甚至出现便秘,腹胀如鼓,大便数日不行。如此会造成恶性循环,不敢进食,进而不思饮食,这些患者舌体胖大,古苔厚腻或白或黄,会令医护人员感到棘手,往往采用灌肠或胃肠减压的方法,被动应对,患者也苦不堪言,请问有没有好思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答:六脐以通为顺,肝气条达,脾气健运,脾胃功能方能正常,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临床中一定要重视脾胃的功能,正如李忠梓认为"脾胃犹兵家之饱道,饱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气入胃,洒陈于六脏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张璐在《古今名医方论》中有云:"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健运,气血充足,五脏得养,病情才能好转,所以保持脾胃健运是治疗的基础和前提,而且还要注意"胃气已伤则调之,未伤则护之"。顾护胃气要注意辨证,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候综合考虑,常用如下方法:1、疏肝行气和胃:如患者精神抑郁,腕腹胀满,口苦泛酸,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为肝气犯胃,治宜疏肝和胃,选用逍遥散化裁,注重使用木香,积壳,厚朴,郁金。2、健脾化湿和胃:如患者腕腹胀满,暖腐吞酸,厌食,大便不爽,主要是湿滞脾胃,食积不化,宜健脾化湿和胃,用平胃散和保和丸化裁,多用砂仁,炒白术,苍术,炒莱蔽子等。3、益气养阴和胃:伤科失血失液之后出现四肢倦息乏力,少气懒言,唇燥口燥,舌淡苔少,脉弱,脾胃气虚甚至气血两虚,宜补气健脾和胃养阴,方用四君子汤合增液汤。4、燥湿祛痰和胃:如患者咳嗽痰多,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心悸,舌胖苔白而腻,脉潇缓,为痰湿中阻,宜化湿祛痰和胃,方用二陈汤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中医在诊病的过程中,强调人体的整体结构、功能方面互相作用,相互联系。如骨科创伤的病人,损伤的是局部,但必然牵涉到脏肿、气血等方面的功能受影响。临症当中,一定要重视,如绝大多数病人会伴有膀气不通,这一临床症象,有时伴有的并发症甚至要比原发病更为严重,对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临症中需详诊治疗,高度重视。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