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秀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问答中心

问答中心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问答中心

永日不可暮 炎蒸毒我肠——中暑的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3-06-07  浏览次数:1131 次     来源:何桂秀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病之一,中暑又叫发痧,也叫热射病,在炎热的夏天,在持续高温地区属于常见病,严重者可因脱水致死,中医是可以治疗并预防的,颊针疗法也是可以提早预防。

中暑的原因主要是在高温或者烈日下工作太久了,暑热之邪侵袭人体。暑邪侵袭阳明,导致气阴两伤,可以选择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暑热亢盛导致肝风内动,选择镇肝熄风汤加减。下面整理了一些中暑后的应对措施:

        预防中暑,家中可以常备的药物有: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风油精、十滴水等,可以缓解中暑症状;

具有清热祛暑作用的绿豆汤、五花茶(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菊花茶、夏桑菊等;


口服补液盐,注意要多喝水,可以预防中暑发生。

清热解毒:中暑时内火旺盛,可以用菊花、金银花、连翘、薄荷等中草药泡茶饮用,或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

       避免高温环境:


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外出活动,避免在高温酷暑时长时间待在阳光下,以减少中暑风险。
       多喝水:

避免脱水,多喝清水、淡盐水和饮料,但不要喝太冷的饮料,以免刺激肠胃。

       注意饮食:

出汗过多后,还要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椰子汁、运动饮料、玉米汁等。

夏季应多吃富含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生瓜果、西红柿、萝卜、草莓、西瓜等,以吸收充足的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

       着装以清凉:


在夏季炎热天气中穿宽松、透气、轻便的衣服,不要穿黑色或深色布料,以免吸热发烫,加重身体负担。

       补益神志

中暑病人体内液体流失过多,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应补充营养和蛋白质,多吃一些易消化、具有滋阴益肾作用的食物,如瘦肉、乳制品、米粥、薏米等。

        快速救治:

严重中暑需要进行及时的救治,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静脉输液,以补充体内所需营养物质。

在家中:

1. 卧床休息:中暑后要休息,并且要让病人脱去衣服,用凉毛巾敷额头、颈部,甚至全身,可以帮助散发热量,也可以用温水给病人擦拭身体,降低体温。

2. 补充水分:中暑后应尽快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鲜橙汁、椰子汁、酸梅汤、盐水等,帮助恢复水分平衡,缓解病情。

3. 按摩穴位:按摩穴位可以帮助恢复体内气血流通,缓解疲劳、头晕等不适状态。促醒掐人中,稳定心律合谷+内关,头晕头昏面热潮红冷敷大椎穴,并按摩太阳穴。印堂穴位于人体额头正中央,为头部重要的降温穴位。按摩时需用指腹或拇指指腹沿着额头中央向上搓揉,按摩约20-30秒钟。内关穴位于手腕屈腕横纹上 2 指(中指和食指的连线位置),为治疗中暑、缓解头痛的良好穴位。按摩时需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适当旋转按摩2-3分钟。风池穴位于两侧颈椎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为机体疏散热量的关键穴位,对缓解中暑头痛非常有帮助。按摩时需用指腹或拇指指腹顺着颈椎往上提拉,轻揉风池穴30秒到1分钟。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1/3处、眉头端上方微凹陷处,也就是头颅侧部第一突起凹陷处。按摩时需用拇指指腹轻揉太阳穴,大约持续1-2分钟。
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手法要轻柔、温和,不要用力过度,避免伤及穴位周边的组织。同时应该坚持按摩一段时间,效果才会更好。如果症状较严重,或者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应该及时就医。

4.颊针治疗:颊针疗法也是可以提早预防。

颈穴是首选,究其原因,我们看定位,类似于体表的大椎穴位置,大椎。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也是热病、颈椎病(富贵包)等诱发中暑的常见原因。

背穴中暑之时常见呼吸急促,肩背部紧张,依据定位原则又靠近肺俞穴,可散热至膀胱经。

肩穴+上颈穴调整暑热病所致颈项强直,颈前后肌群的紧张度。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