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
发布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44 次
患者姓名:伊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5.8.10
就诊日期:2024.2.28 初诊、复诊:初诊 发病节气:立冬
主诉:头晕、头痛3年
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晕头痛,以前额为甚,如坐舟车,血压正常,饮食二便正常。曾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美尼尔综合征”,治疗无效。现症:头晕头痛,以前额为甚,如坐舟车,血压正常,下肢呈凹陷性水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头痛
证候诊断:肝郁脾虚证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 法:疏利肝胆,健脾和中,温阳利水。
处 方: 柴胡15g, 黄芩10g, 党参30g, 半夏20g,
白芷20g, 当归30g, 川芎20g, 炙甘草20g,
茯苓30g, 白术12g, 附子10g, 白芍30g,
吴茱萸6g, 生姜20g, 大枣4个。
6剂,水煎服,分次温服。
复诊:患者服上方6剂后,自觉精神好转,头晕头痛明显减轻。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效不更方,继服上方6剂,水煎服。
心得体会:急性病多实多热,慢性病多虚多寒。本案病机要点为脾肾两虚,肝胆郁滞所致。一则土不培木,二则水不涵木,导致肝木郁滞,气血瘀阻而头痛,木郁风动而眩晕,木郁克土,土不制水,肾不主水,故见水肿。治宜疏利肝胆,健脾和中,温阳利水。方中柴胡、黄芩、半夏疏肝利胆;党参、茯苓、白术健脾化湿;吴茱萸、白芷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疏肝理气;真武汤温阳利水;姜枣益胃和营。共成疏肝利胆、健脾和中、温阳利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