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侠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胃痞

发布时间:2024-12-01  浏览次数:75 次     

患者姓名:李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1.12.21

就诊日期:2023.12.2      初诊、复诊:初诊       

 

主诉:胃胀不舒,3年有余,加重3个月。

现病史:3年前自觉胃胀不舒,胃镜诊为“胃部幽门水肿”。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其他中药,症状反复发作。现症:胃胀,大便可,小便黄,右侧胁肋部闷痛,饥饿时伴耳胀,耳鸣,耳干。舌淡,苔白,脉弦。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上腹部轻压痛,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胃痞

证候诊断:寒热互结证

西医诊断:胃部幽门水肿治    

   法:清疏肝胆,温补三阴。

处    方:柴胡20g,     黄芩12g,     牡丹皮15g,   栀子20g,

桂枝20g,     赤芍20g,     白芍40g,     炙甘草20g,

茯苓20g,     鳖甲15g,     泽泻20g,     白术10g,

附子10g,     丹参20g,      檀香10g,     砂仁10g,

党参15g,     干姜15g,      桃仁10g,     蒲黄15g,

五灵脂15g,   炙麻黄10g,    细辛5g,     生姜30g。

6剂,水煎服,分次温服

复诊:胃胀、耳胀减轻,大便稀,每日2次,小便黄,眼睛时感模糊。舌质淡,苔白,脉弦滑。上方去砂仁、檀香,加茵陈30g。6剂,水煎服。

心得体会:“胃痞”一证,多因饮食不慎、外邪犯胃等原因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而病发。本案辨治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患者胃胀及右胁部闷痛,为肝胆郁热,横逆犯胃,胃纳脾化失职,故脘胀痞满,肝木横克脾土;二是患者伴耳胀,耳鸣,眼干,为肝火上炎所致,暗耗肝血继而出肝经阴虚而耳鸣、眼干。方选清胆和胃汤加减。方中柴胡、桂枝、鳖甲、白芍、黄芩入肝胆疏木达郁;茯苓、甘草健脾脾培土,渗湿化痰;其中半夏、鳖甲合用,散结行滞、和中降逆。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肝血瘀阻,故伍桂枝茯苓丸、失笑散、丹参饮及血府逐瘀汤疏肝化瘀,理气止痛;患者耳闷,为肝火上扰,肾虚痰阻所致,加入栀子、茵陈、薄荷、夏枯草、升麻助柴胡黄芩以清肝火,配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苍耳子、辛夷花以温肾暖水、辛散透窍。诸药配合,使木气条达,脾土运转,肾水温暖,滞消郁散,诸证自除。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