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经典医案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75 次
患者申某某,男,71岁,初诊2024年4月8日。
主诉:头晕伴时有恶心欲吐反复发作10月余。
现病史:患者10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恶心欲吐,经省级医院治疗后症状减轻,但时有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现症:头晕耳鸣,头部麻木反复发作,伴时有恶心欲吐,心悸气短,纳食一般,夜寐不安,小便频急,大便尚可。查体:神情淡漠,面色萎黄,舌暗红,苔白腻,体胖,舌下络脉迂曲,伸舌不偏,脉沉涩。血压:138/86mmhg。
既往史:有冠心病史12年。2008年于某三甲医院先后两次行“冠脉支架介入术”,共植入支架5枚;有多发腔梗、脑萎缩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及外伤史。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病史。
中医诊断:眩晕;辨证:心脾肾虚,痰瘀阻窍。治法:活血通络、化痰降浊,兼以补益正气。中药方剂:半夏葛根清眩汤。方药组成:法半夏9g,葛根15g,炒白术12g,天麻12g,石菖蒲12g,防风10g,麸炒枳壳12g,合欢皮12g,桑枝15g,桑寄生15g,鸡血藤30g,首乌藤15g,川牛膝15g。7剂。用法:水煎服,一日两次。
二诊:药用七剂后,自觉头晕症状缓解,仍偶有头部麻木,耳鸣,上方予以调整,加苍术12g,炒蒺藜12g,继服14剂。嘱不适随诊。
三诊:症状明显好转,但仍有小便频急,故加续断、狗脊、盐杜仲、金钱草各15g。嘱患者劳逸结合,作息规律,饮食平衡。继服14剂。嘱不适随诊。
四诊:服药后头晕、头皮麻木及小便频急等症状均缓解,治疗两月余,病情稳定。为求巩固疗效,门诊定期复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