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一例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7 次 来源:肛肠病医院
患者姓名:毛xx 性别:男 就诊日期:2025.1.12
主诉:间断泄泻1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诉间断泄泻1年余,每于进食冷食后发作,粪便细软不成形,粘腻不爽,便后不尽感,平素困乏懒言,不欲饮食,舌淡红苔白腻,脉弱。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腹部查体无异常。
辅助检查:1月前肠镜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泄泻
证候诊断:脾虚湿盛型
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治 法:健脾利湿
处 方:方用参苓白术汤加减,方药如下:
半夏12g 厚朴15g 白术15g 陈皮12g
炙甘草10g 苍术15g 砂仁12g 茯苓15g
枳壳15g 泽泻12g 山药20g 白扁豆20g
薏苡仁30g
5剂,一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嘱无食生冷油腻之品。
复诊: 食纳可,肠胃舒适,无泄泻,舌淡红苔白,脉弱。继续服5剂,巩固疗效。
心得体会: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但理化检查无明显异常。其中以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称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西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且尚无确切有效疗法。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肝脾失调、脾失健运、脾虚湿盛,肝郁克脾、脾胃升降失调,心神失养,火不暖土,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及津液输布失常。病程早期以湿热为主,脾虚为辅; 中期以脾虚为主,兼见肝郁及湿热; 后期则以肝郁脾虚为主,夹杂湿热、血瘀、阴虚、阳虚等。中医治疗多从肝脾肾入手,着重于调节肝脾、补益脾肾。临床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升高肠道益生菌类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降低肠球、杆菌数目,还可调节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肠黏膜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