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秀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

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22 次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是原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李新吾主任医师、教授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总结个人多年医学实践、结合中西医理论、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的基础上发明的治疗鼻病的特色方法,经过李老20余万次的临床验证,对鼻病治疗有奇效。因为“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一针多治,受到国内,甚至国外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界的推崇,慕名前来拜师学习者甚众,“蝶腭神经节针刺术”命名为“新吾穴”,李新吾教授被誉为“鼻祖”、“天下鼻炎第一针”、“治鼻神医”。


“新吾穴”的针刺方法

李新吾教授建立的方法关于“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李新吾教授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的针刺技术方法,李老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希望自己的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但近年来出现在李老“蝶腭神经节针刺术”基础上进行了所谓的创新,如利用小针刀或埋线等方法来刺激蝶腭神经节,李老认为这些所谓的创新方法是不可行的,而且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统计和验证,技术方法操作规范、完整、安全、有效。“蝶腭神经节针刺术”的针刺过程包括:

1.医生与患者的体位

医生与患者均取坐位。患者宜侧坐位,其头位略高于医生或等高,偏向另侧,稍后仰,保持头部固定不动,便于进针。医生坐在患者针刺侧的稍后方。

2.新吾穴的定位

李老建立了两条平行线来定位蝶腭神经节。外平行线:以眶下孔(四白穴)为起点,向后经颧骨弓表面,到同侧外耳道孔中央画一条横线,即外平行线。外平行线的中点即是蝶额神经节的体表投影位置,用以计算毫针经进针点刺入皮肤后应瞄准的方向。内平行线将其虚设在55mm深处,以蝶腭神经节为中心,向其前后延伸,与外平行线等高、等距、等长。用以确定穴位所在的位置。

3.取穴方法

蝶腭神经节”的取穴位置:颧骨弓的下缘与冠突之间的缝隙中。相当于颞骨颧突和颧骨颞突合缝线部位稍显膨大处(暂定名为颧颞结节)。

取法:医者以左手食指在颧颞结节的稍后方向上轻轻按压,可触摸到颧骨弓弯向前上方的最高点(此凹陷处为弓形切迹),左手食指尖的宽度正好与弓形切迹的宽度差不多,只要将指尖对准并压满弓形切迹,并轻轻将该处皮肤向下按压约1~2mm 左右,使其离开颧骨弓下沿,露出进针的缝隙。


4.选针

应选用细而坚硬、稍有弹性,直径0.35mm,针身长度55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不宜超过60mm)。李老发明有特制的针。

5.进针方向

进针方向,要根据所触摸到的进针点与深部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来决定。由于个体差异和解剖的复杂性,一般来说,蝶腭神经节的位置,多在所选进针点的内上方,且多偏前,少数在其内上方居中,深达55mm处。故针刺之前,就要预先计算好方向,才能朝着深在而看不见的靶心,不偏不倚地将针刺进。为更方便进针,在摆放好患者的头部位置、触摸进针点的同时,将穴位、进针点、医师视线连成一线(即“三点一线”),使进针点抬高至与“蝶腭神经节”穴位等高,并减少进针后找方向的分心,只须向前平行刺进,更易于命中。

6.进针

右手拇、食指持针,把针尖放在左手指甲尖中央的前上方,即弓形切迹骨缘下方中央最高点处,如像射箭一样把箭杆放在弯弓的正中央,针尖刺入皮肤后,再将调整针身方向,瞄准前上方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徐徐送入。根据作者的经验,按上述方法进针,成功的概率较高,即长55mm的针身,完全没入皮内,仅留针柄在外,而且连续向深部刺动,针尖毫无任何阻力,患者立感面部麻胀或出现放电感时,才证明是刺在了翼腭窝内。

7.出针

按毫针出针法将针拔出。并应立即令患者用棉球压紧针眼约2~3 分钟,以免局部出血不止。针刺命中蝶腭神经节是“蝶腭神经节针刺术”的关键和目的,也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学习者应该学习李新吾教授的标准针刺方法,因为新吾穴的进针通道是一个狭窄的骨间隙,可能这种方法学习掌握起来比较难一点,但新吾穴的针刺方法角度小、准确率高,且安全,不会损伤到周围的结构,特别是不会损伤到上颌动脉及其分支,而导致出血;进针方向掌握好了,不仅提高了蝶腭神经节的命中率,而且不会进入眼眶等周围器官,避免造成周围器官的不必要的损伤。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