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忠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李毅忠医案-脱肛病

发布时间:2019-09-10  浏览次数:1774 次     

    患者代某某,男,4岁,2019.3.19初诊,肛内有物脱出2周。患儿母亲代诉2周前发现患儿排便时肛内肿物脱出,脱出物色淡红,努挣时明显,起身后消失,舌淡红苔白,脉弱。体格检查: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肛门检查:截石位视诊肛门外皮肤无红肿及皴裂,肛内粉红色粘膜环状隆起脱出于肛门外,长约1cm,起身后可自行回缩,指诊肛门口径正常,退指指套无染血。

    中医诊断:脱肛-脾虚气陷型;西医诊断:直肠脱垂。治疗以健脾益气,升提固涩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药如下:

黄芪  10g   党参5g    白术5g   陈皮3g

炙甘草3g   当归6g    升麻5g   柴胡5g

石榴皮5g   茯苓6g

5剂,一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嘱家属多给患儿吃新鲜瓜果蔬菜,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禁努挣,便干时可用开塞露灌肠帮助排便,禁久蹲。

    复诊:患儿大便时肛内肿物基本不脱出,食纳可,舌淡苔白,脉细。继续服5剂,巩固疗效。

    心得体会:脱肛又名“截肠”,西医称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或直肠脱出肛外的一种病症。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多因气虚下陷或湿热下注所致。以老年人和小儿多患。初开始仅于大便时肛门脱垂,能自行回缩;病久则脱出较长,需用手托纳回。每于行走、劳累、咳嗽、用力等而脱出,肛门坠胀不适,久不回纳,则局部紫赤,肿痛加剧,甚则溃烂。小儿气血未旺,中气不足,中气下陷,固摄失司,导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中气不足,脾气不升而下陷,无以摄纳,故见直肠脱出,肛门坠胀;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象。证属脾虚气陷,治以健脾益气,升提固涩。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水煎中药汤剂内服治疗。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