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增液汤并指压长强穴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
发布时间:2019-08-17 浏览次数:4563 次
黄芪增液汤并指压长强穴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
陕西省安康地区中医院肛肠科 李毅忠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自拟黄芪增液汤配合指压长强穴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女36例,男12例,年龄25~84岁,病程1~30年,其中产后长期便秘6例;肛裂伴长期便秘3例,痔瘘术后长期便秘5例,肠梗阻术后长期便秘2例,兰尾炎术后长期便秘1例,余患者原因不明长期便秘。
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增液汤采用《金翼》黄芪汤合并《温病条》增液汤而组方;
药由黄芪20g、陈皮10g,火麻仁15g,白蜜20g,玄参15g,麦冬10g,生地10g组成。临床应用时,若伴排便腹痛者加白芍20g,甘草10g;腹胀者加厚朴10g,老年患者加当归10g,党参12g,肉苁蓉15g;腹部木后患者加桃仁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指压法:每次排便时用右手食指按压长强穴,可刺激便意,加快排便。
疗效:本组48例,治愈39例,好转9例;治愈标准:大便通扬质软,每1~2日一次,无合并症。好转标准:大便较通畅,排便时间缩短,间断再度出现便秘需药物调理者,其中服药3剂治愈6例;服5剂治愈8例;7例治愈13例;10剂治愈16例;余病人服药10~20剂不等。每次排便均指压长强穴,至排便正常后停止。
体会:习惯性便秘原因复杂,但按中医辨证多因虚而致实;或阴虚津亏肠燥而致无水舟停,或气虚推动无力而使粪便留滞;但病机总归气阴不足,肠道失润,推动无力治法当以益气滋阴润肠通便。黄芪汤由黄芪、陈皮、火麻仁、白蜜组成,功在益气润肠通便,适于老年、病后、产后血虚所致便秘,治宜温润,补其虚,润其下。方中黄芪甘温鼓舞正气为君,麻仁甘平,富含油脂,白蜜味甘,润燥滑肠通便为臣,佐以陈皮行气,合而用之成为温润通便之剂。增液汤由玄参、麦冬、生地组成;方中重用玄参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主药;麦冬滋液润燥,生地养阴清热为辅药,三药质润,均能通便,合用有滋液清热,润肠通便作用,亦所谓增水行舟之法。两方相合,其功益彰,共助益气滋阴润肠通便之效。腹痛者白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有缓急止痛之功,且芍药亦有通便作用;老年患者,气血两虚为著且多伴肾阳不足,故加党参以补气、当归以养血润肠、肉苁蓉以补肾助阳润燥通便;腹胀者加厚朴以理气消胀,药理证明厚朴有明显加快肠嫣动作用,利于排便;术后患者多伴有瘀血未尽,故加桃仁以活血通便。
长强穴为督脉所主,位于尾骨尖端与肛门之间,主治便秘;实践证明指压长强穴有明显刺激便意,加快排便作用,对排便因难者,单纯按压长强穴亦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