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配合手术治疗痔病80例
发布时间:2019-08-17 浏览次数:1226 次
小针刀配合手术治疗痔病80例
李毅忠 张冬 王俊 陕酉省安康市中医院肛肠科(725000)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病的疗效。方法术前清洁灌,并于30min前肌内注射安定针10mg,施行小针刀手术治疗本病80例。结果180倒手术全部成功治愈。提示:小针刀能以最小创伤达到最大的治疗放果,可以保持人体结构的完整性,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
主题词:痔/手术 @小针刀/治疗应用
临床资料 采用临床对比法。随机将临床160例患者分为两组,80例做为治疗组,另外80例痔病患者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组男性5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31.5岁;内痔32例,混合痔48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33岁;内痔25例,混合痔55例。
治疗方法 术前清洁灌肠,术前30min肌肉注射安定针10mg,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用利多、布比、普鲁卡因三联做肛周局麻。选用1:1消痔灵液15ml在母痔区用四步法注射内痔,以变白充盈为度,用弯剪呈“V”形剥离外痔至齿线上0.5cm,连同内痔“8”字结扎,剪除残余痔核;用同样方法处理其它外痔,痔与痔之间保留皮桥,防止肛门狭窄,然后在3点距肛缘0.5cm处,用5号针头直刺一小针孔,左手食指伸入肛内括约肌间沟部,右手拿斜面小针刀从上述针孔部探入,左手食指做导引,右手闭合性,纵行切断内括约肌,再用钩状小针刀从原路探入,挑断外括约肌皮下部,双手配合,心领神会,感肛门松驰后,九华膏纱布条填塞肛门,敷料加压包扎。
术后不禁饮食,控制手术当天不排便,并用5%葡萄糖液500ml加止血芳酸0.2g、维生素C3.0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青霉素针剂640万u,静脉点滴3d,大便后,用硫酸镁粉50g加温水2L清洗肛门,伤口九华膏换药。
对照组仍用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用利多卡因、布比二联,做肛周局麻。先用1:1消寿灵液15ml在母痔区用四步法注射内痔,用弯剪呈“V"形剽离外痔至齿线上0.5m,连同内痔“8”字结扎,剪除残余核,用同样方法处理其它外痔,痔舞与痔之间保留皮桥,防止肛门狭窄,术后处理同治疗组。
疗效标准 患者伤口II/甲愈合,大小便正常,肛门无狭窄,肛门功能正常。
治疗结果 两组手术皆成功,但情况有差异,见附表。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
组别 |
术后水肿 |
尿潴留 |
便秘 |
疼痛 |
住院日 |
治疗组 |
1 |
0 |
2 |
3 |
12.5 |
对照组 |
20 |
7 |
25 |
37 |
17 |
通过临床对比,治疗组配合小针刀治疗,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尤其是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并且愈合时间缩短,疗效良好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肛门内括约肌张力的异常与许多肛管、直肠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肛门内括约肌过度痉挛收缩与痔、肛裂等发病也有密切关系,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环肌层的固有特性,易发生痉挛,如果痉挛持续性存在,将会使肛门内括约肌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永久性挛缩,加重一些肛管、直肠疾病的病情和病理变化。而小针刀切除内括约肌可以治疗:①因内括约肌痉挛引起肛门的疼痛,尤其缓解肛门术后伤口的疼痛;②使肛门静脉淋巴回液顺利,解除了直肠颈高压和相对狭窄,缓解内括约肌张力引起的肛门水肿;③解除了内痔因直肠颈高压瘀滞的病因,间接治疗,预防内痔;④解除了内括约肌不驰缓导致的粪便滞留直肠腔内,改善排便状态;由于内括约肌切断,使咳嗽、行走震动等刺激而产生内括约肌强烈收缩痉挛而产生肛门剧烈痛疼消失; = 6 \* GB3 ⑥因小针刀闭合性将内括约肌切断,不影响内括约肌的功能,不会发生合并症和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