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艳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学术成果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防治应用

发布时间:2021-09-13  浏览次数:2071 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烈性传染病,具有起病隐匿、传播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已严重影响人民的健身体健康。中医学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符合预防医学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

在疫情中中西医一起联合治疗新冠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文献中将烈性的传染病列为“伏气瘟疫”“瘟气”等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盖因正气不足,瘟气入侵所致。可以说这一次疫情是一件影响力比较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于如何有效预防该类烈性传染事件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防治理论无疑是与预防医学中预防结合的理论相吻合。《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治未病”一词并就其预防思想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2],开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面对我国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大疫情,社区医院作为负责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和保健的主体,是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控制传染病疫情、减少疫情传播范围的关键[3]。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中医专家将中医“治未病”在社区新冠肺炎防治进程中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方面应用,现总结如下。

1未病时期—扶正祛卸,保护易感人群,增强心理建设
1.1使用中医药优势提高社区易感人群免疫力本次疫病病因为正气亏虚,戾气入侵所致,而社区易感人群如老年人、亚健康人群多存在着不同程度正气亏虚、脾肾不足的病理基础。因此在预防或后期康复应结合益气固表等治疗。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学强调“未病先防”,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当以预防为先。从“扶正祛邪”的角度出发,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以“扶正”为主要目的,巩固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易感人群患病几率。推荐方药有玉屏风颗粒、参芪片等。

1.2及时做好社区易感人群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科普以及健康宣教、心理建设工作新冠肺炎传染性高,起病较急,症状相似,主要通过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应注重指导社区易感人群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洗手、消毒;平日里居家环境宜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尽量避免或减少外出,外出需佩戴口罩,外出后勤洗手。疫情传播,易引起社区居民的恐慌心里,因此应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易感人群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社区居民人心理伤害和随之带来的身体伤害,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减少居民的恐惧心理。

2欲病时期—固护卫气,预防病情深入,防止疾病恶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中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新冠病毒肺炎起病多比较隐匿,轻型患者一般仅仅表现为轻微乏力、低热等症状,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难以区分。潜伏期长,一般潜伏期在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4]。《瘟疫论》中吴又可认为瘟疫有潜伏期,湿疫起初伏匿于膜原(半表半里),至其传变,湿疫或出表(出现太阳病类证),或入里(多传阳明胃腑),一旦邪毒外发则病情逐渐加重[5]。治疗以辛香疏透为方法,禁止使用辛温发汗,否则容易湿邪弥散、热邪加重出现各种逆证。首先因先辨证论治,观察患者舌苔变化,知其传变,使用中医药预防病情深入,尤其是预防重症发生,并且预防用药后肝肾功能损伤。

3已病时期—病后调整,预防复发,预防疾病后遗症
吴又可认为湿邪氤氲黏腻,病情缠绵反复,瘟邪伏匿于膜原的湿邪不会一次性溃出,如果“膜原尚有余邪,未尽传胃”,就会出现病情在逐步恢复的过程中突然舌苔变厚、病情加重,或者已经临床痊愈后病情复发的可能[5]。足以说明瘟疫缠绵反复,迁移难愈的特点。目前对于新冠肺炎可能遗留的后遗症尚不可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和Severe Acute Rspiratory Syndrome(SARS)冠状病毒比较,从病毒序列和临床致病均具有相似性[6],所以分析SARS的特点有助于推断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出现的遗症。总结非典型肺炎的肺部后遗症,主要包括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局灶性纤维化。SARS病毒损害心肌、肝脏[7],加上治疗期间大量地使用药物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导致肝脏、肾脏衰竭。因此,在新冠肺炎治疗后期,预防疾病的复阳以及疾病后遗症的发生同样重要。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