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药方

经典药方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药方

脏腑病辨法治法(-)

发布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73 次     

      脏腑病辨法治法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其中分五脏和六腑两大类。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另外还有心包络一脏,它是心的外卫,在功能和病态上,都与心脏是一致的,因此附属于心。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其中三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而是指胸腹腔的三个部位: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大小肠,因此三焦的功能,实际是指这三个部位内在脏器的功能而言。三焦与心包络有脏腑表里的关系。

    五脏的功能是产生和储藏精气,其特点是“藏而不泻”;六腑的功能是腐熟水谷(消化),泌别清浊(吸收),传化糟粕(排泄),其特点是“泻而不藏”。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神,主血脉,开窍于舌。类似现代医学所指的大脑皮层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所以这方面的病证多属于心。心包络是心的外卫,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温热病中因高热出现精神症状,就是温邪内传,侵犯心包络的表现。

     [生理和病理]

      一、藏神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是由心所主持的,对其他的脏腑的功能活动,它也起着主导作用。心病可致精神神志异常,出现失眠、健忘、昏迷、癲狂等病证,也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活动的紊乱。

      二、主血脉 

      血液流动的原动力在心,由心的博动输送,通过脉道循环周流全身。心病可致血脉运行障碍,气血失调而引起心悸、真心痛等病。

      三、开窍于舌

心的经脉上系舌根,心病可从舌体上反映出来,表现口舌糜烂肿痛,或舌体强硬。心的病证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证有阳(气)虚和阴(血)虚两类,也可同时并见;实证有火、痰、瘀的不同,但也可合併为病。虚实之间还常兼夹互见。

     [辨证施治]

       一、虚证

     (一)心阳(气)虚

      主要病症:心慌气短或气喘,心胸闷痛,形寒怕冷,面浮肢肿,面色苍白,或指甲青紫、舌质淡紫、苔白,脉细数或大而无力、或见歇止。多见于心脏病、心力衰竭和某些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循环衰竭。

      治法:温补心阳,益气通脉。

      方药举例:参附汤加味。药如党参或红参、黄芪、炙甘草、制附子、肉桂、或桂枝、丹参、红花等。

     (二)心阴(血)虚

      主要病证:心悸而烦,惊惕不安,失眠多梦,头昏健忘,盗汗,口干,颧红,或面色淡白。舌质红或淡红,脉细数或细弱。多见于心脏病、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

      治法: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方药举例:补心丹加减。药如麦冬、玉竹、柏子仁、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等。

      二、实证

     (一)心火炽盛

      主要病证:心悸阵作,烦热躁动不安,失眠,夜多恶梦,面红目赤,口苦而干,口舌糜烂肿痛,小便黄赤灼热,舌尖红绛起刺、苔黄、脉数。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心脏病、舌炎等。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举例:朱砂安神丸加减。药如黄连、山栀、莲心、朱茯苓、木通、生地、竹叶心等。

     (二)痰蒙心窍

      主要病证:神志痴呆,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或见一时性昏厥,或昏迷,苔黄腻,脉弦滑。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癫痫、脑血管意外等。

      治法:化痰开窍。

      方药举例:导痰汤加减。药如竹沥半夏、橘红、茯苓、远志、石菖蒲、天竺黄、矾水炒郁金、陈胆星等。

     (三)心血瘀阴

      主要病证:心悸闷痛或心胸疼痛阵作,或绞痛涉及肩背,面青,口唇及指甲青紫,舌质黯红或见紫色斑点,脉细涩或结。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等。

      治法:行瘀通络。

      方药举例:如万氏牛黄清心丸。药如黄连、山栀、连翘心,板蓝根、丹皮、玄参、生地、朱莲心等。

      兼证

      (一)心脾两虚

      主要病证:面色萎黄,心慌气短,头昏,夜寐不沉,疲倦,食少,大便或溏,妇女月经不调,苔薄白、质淡红,脉细。多见于贫血、神经衰弱、心脏病。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举例:归脾汤加减。药如当归、熟地、党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大枣等。

     (二)心肾不交

      主要病证:心悸健忘,虚烦少眠,梦遗,潮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腿酸软,口干,舌质红,脉细数。多见于神经衰弱等病

      治法:滋肾养心

      方药举例:黄连阿胶汤加减。药如麦冬、五味子、生地、玄参、黄连、肉桂等。

     (三)肾水凌心  参阅肾的肾虚水泛条。

     (四)心胆虚怯

      主要病证:精神恍惚,遇事善惊,忧郁不乐,心慌,寐少梦多,头晕泛恶,口苦而粘,苔薄滑,脉车弦滑。多见于精神方面疾病。

      治法:安神定志。

      方药举例:定志丸加减。药如酸枣仁、朱茯神、远志、石菖蒲、龙骨、党参等。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