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脾胃病治疗关键在气机

发布时间:2023-10-23  浏览次数:255 次     


施治追求实效,力争法活机圆






刘献琳教授临证,不务虚名,惟求实效,善于谨守病机,遣方用药。如治 疗脾胃病变,重视气机升降及虚实寒热。脾为湿土,以升为健,主运化水谷和水湿;胃为燥土,以降为和,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降,则水谷及 糟粕皆得以下行;脾气升,水谷之精微才能上输及四布。脾与胃,湿燥相 济,升降得宜,阴阳相合,相辅相成,使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进 行,使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得以源源不断地化 生。先生常说,脾胃病虽然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各异,但其基本病机往往离不开气机升降失调。







一、平胃散合良附丸加减应用 

     胃失和降者,临床可表现为呕吐、嗳气,胃脘胀满疼痛、呃逆等。其 中,属寒邪犯胃者症见胃脘冷痛暴作,痛势剧烈,畏寒喜暖,得热痛减, 口不渴,或喜热饮,纳呆,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治宜温胃散 寒、理气止痛,方用平胃散合良附丸加减。

图片

案 1  林某,女,42 岁,1995 年 11 月 3 日初诊。 

胃脘疼痛每遇寒凉或饮食生冷而发,发则痛连肩背,得温热则疼 痛缓解,纳可,无嘈杂泛酸,大小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此 寒邪犯胃,胃失和降,治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处方: 

制香附 10g 高良姜 10g 陈皮 10g 制半夏 10g 苍术 10g 厚朴 15g 干姜 10g 生姜 3 片 炙甘草 6g 

4 剂。


二、陈平汤加减应用 

     湿热蕴胃,亦可使胃失和降。症见胃中嘈杂灼热疼痛,伴口苦或口中 黏腻,嗳气,纳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和胃利湿, 可选用陈平汤加味。

图片

案 2  尹某,男,52 岁。1987 年 3 月 13 日初诊。 

患者反复发作性胃脘疼痛数年。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 周前胃脘疼痛又作,伴胃中嘈杂灼热,腹满胀痛,不吐酸,舌质红, 苔黄厚腻,脉弦滑。此属湿热中阻,胃失和降。以前法治之。 

处方: 

苍术 9g 厚朴 9g 陈皮 9g 半夏 10g 云苓 24g 香附 12g 木香 9g 黄连 4.5g黄芩 4.5g 草豆蔻 9g 枳壳 9g 甘草 3g 

水煎服,日 1 剂,连服 6 日,休息 1 天,忌醋及甜食。服药 6 剂, 胃痛已止,嘈杂亦减,惟舌质仍红,苔仍黄腻,提示湿热未除。上 方去草豆蔻继服。1 个月后,舌质转淡,腻苔悉退,复查胃镜,病已 痊愈。

湿热中阻型胃脘痛临床最为常见,治疗时尤其应注意的是黄芩、黄连 等苦寒之品不可不用,亦不可过用。不用则中焦之湿热难除,过用则极易 败胃伤阳,影响疾病的康复。先生认为,其用量一般以 4.5~6g 为宜。另外 胃黏膜脱垂中医辨证多属湿热中阻,除依上法治疗外,还可以鲫鱼半斤去 肠肚,白豆蔻 6g、砂仁 6g 研碎,装入鱼腹中,用线缝好煮食之,半月为 一疗程,每可收到良好效果。



三、柴平汤加减应用 

     胃失和降,亦有因肝气犯胃所致者。临床多表现为胃脘胀痛,牵引两 胁,每因情志刺激诱发或加重,伴心烦易怒、口苦或呕吐吞酸、呃逆等。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泛酸者,常见 于消化性溃疡,可合左金丸,或加煅牡蛎、海螵蛸等。

图片

案 3  郝某,女,36 岁。1996 年 1 月 12 日初诊。 

患者胃脘痞闷疼痛 1周,自觉有气上下攻冲,呃逆频作,声低缓, 心烦,纳差,大小便调。舌淡红,苔腻微黄,脉沉弦。此肝气犯胃、 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处方:柴平汤加味。 

柴胡 12g 白芍 15g 香附 15g 木香 10g 枳壳 10g 苍术 10g 青陈皮各 10g 制半夏 10g 云苓 15g 丁香 10g 柿蒂 10g 大刀豆 10g 沉香(后入)6g 甘草 6g 4 剂。 

复诊:1 月 16 日。服药后胃痛已止,脘闷、气逆渐平,偶有呃逆,仍不思饮食。舌淡红,苔腻,脉弦。上方去丁香、沉香,加焦三 仙各 10g,继服 3 剂。 

按: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者,多兼气滞、气逆之证,但使用辛香 理气之品时应中病即止,不可久用,以免辛温香散,耗气伤阴。



其他胃病方剂应用

胃失和降因邪实所致者,还可见于痰浊或宿食中阻。前者临床多表现为胃脘痞闷疼痛,背部寒冷,肠间沥沥有声,呕吐清水痰涎,或伴头眩、 心悸,舌淡,苔白滑,脉弦细或沉弦。治宜温阳化饮,降逆和胃。方用苓桂术甘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后者则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觉舒,不思饮食,大便臭秽不爽,苔厚腻, 脉滑。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用保和丸加味。 

至于胃失和降之因虚者,则有胃(脾)气虚与胃(脾)阴虚之别。胃 气虚者,临床表现为胃脘绵绵作痛,喜温喜按,纳少,神疲乏力,舌淡, 苔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和胃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或用六君子汤 加枳壳 15~30g,以收补中有和、补而不滞之功。若属脾虚气弱、中气下陷 者,除了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15~30g,升提胃气,还可配以蓖麻子15g 捣膏,每晚贴百会穴,以绷带固定,次日清晨取下,7 日为一疗程,常能获 得满意疗效。而胃阴虚者,多见胃中隐隐作痛,不饥不食,口燥咽干,舌 红无苔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和胃止痛。可用沙参麦冬汤加生地、乌 梅、杭芍、元胡、川楝子等。先生认为,此型病变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 炎。因病程较长,久痛入络,故兼胃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有瘀斑、 瘀点,脉涩等瘀血之征,故治之宜甘平、甘凉濡润为主,少佐理气通降之 品,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扁豆等润而不腻、养而不燥,少佐元胡、 川楝子可使凉而不滞,补中有行,静中有动,津液复来,气血畅行,升降 得宜,诸症自已。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