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铭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药方

经典药方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药方

《黄帝内经》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2-02-27  浏览次数:2395 次     

《黄帝内经》肾藏精理论认识

肾藏精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中医古文献角度出发,挖掘历代对肾藏精理论内涵的认识,从《黄帝内经》源头出发,逐步梳理先秦两汉、晋隋唐、宋金元及明清时期著名文献,探寻肾藏精理论渊源。

1、先秦两汉

远古时期的的哲学思想,如水地、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及长期的各种医疗行为,为肾藏精的理论来源基础。至《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第一步医学典籍问世,明确提出肾藏精,凡二见。如《灵枢·本神》: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灵枢·九针论》: “五藏: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精者,身之本,宜藏不宜泻,《素问·六节藏象论》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之分。《灵枢·决气》说: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本神》说: “生之来谓之精。”由此可见,先天之精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产生于新生命形成之初,是形成生命的基本物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此为后天之精的主重要来源,随着五脏六腑功能的强健,来源于饮食水谷和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共同在体内转化成为脏腑之精,在维持脏腑各自活动的前提下,其盈余部分由经脉的转运而藏之于肾,成为“肾藏之精”的重要来源。肾所藏之精从种类上又可分为生殖之精、呼吸之精、水谷之精、脏腑之精、生克之精及骨髓之精。如“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 ;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重视“肾气”即肾中精气,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主宰作用。如《素问 ·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齿

”,三七“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身体盛壮”,男子八岁“齿更”,三八“筋骨强劲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随着肾精渐衰,肾气渐弱,女子七七而“形坏”,男子五八“齿槁”,八八“形体皆极”,最后“五脏皆衰,筋骨懈堕”。《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精”“肾藏精”“肾之精”的医学涵义,对后世研究肾藏精藏象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难经》延续肾藏精的论述,如《难经·三十九难》云: “五脏有七神,各所主也? 然: 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在此基础之上,《难经》首创“右肾命门说”,认为命门亦为藏精之所。《难经·三十六难》曰: “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 然: 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其命门学说赋予了肾与命门较其他脏腑更为重要的地位,也引起了后世近两千年的命门争鸣,促进了肾藏精理论的发展。东汉名医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经晋·王叔和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两书虽未明确提及肾藏精,但在其《金匮要略》首创名方“肾气丸”,用于“虚劳腰痛”、“消渴”、“转胞不得尿”等多种以肾气虚衰为病机的病症,开创补肾方剂之先河,为后世补肾填精常用之基础方,影响深远。

2、晋隋唐

这一时期是肾藏精理论的传承时期。在该历史阶段,对肾藏精藏象理论从诊法、辨证、治疗、方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中藏经》认为: “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男以闭精,女以包血,与膀胱为表里,足少阴、太阳是其经也。”并且,《中藏经》传承《内经》之精华,集中对肾病之脉象、虚实寒热之证候表现等进行了详尽论述,对后世从肾论治相关疾病的辨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书认为,“肾与命门,俱出尺部”,继《难经》之后在诊法上将肾与命门相联系。《脉经·肾膀胱部第五》对肾藏精理论及脉象、治法颇有研究:“肾者,北方水,万物之所藏……,其脉为沉,沉为阴,在里,不可发汗,……阴气在表,阳气在脏,慎不可下,下之者伤脾,脾土弱即水气妄行。下之者,如鱼出水,蛾入汤。”《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步论述病因病机的证候学专书。在“五脏六腑病诸候”篇中专篇阐述肾病诸候,归纳为肾精亏虚候、肾气不足候、肾燥候及肾经经气不足候,其中肾气不足候又可分为气化功能减弱候和闭藏功能减弱候两方面,后世医家多根据该书指导进行辨证施治。其对临床病证也有详细记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中说: “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指出: “肾者阴气,主

于水而又主腰脚。肾虚则腰脚血气不足,水之流溢,先从虚而入,故腰脚先肿也。”这些宝贵的论述对研究肾藏精藏象理论和指导临床治疗极具参考价值。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分类编次注释《黄帝内经》之书,因其成书时间距离《黄帝内经》较近,故对于考证和解读经文独具参考价值。《黄帝内经》多处提及“肾藏精”“肾气”,但无“肾精、”“肾阴”及“肾阳”记载,而首见于《黄帝内经太素》原文中。“肾精”作为合成词首次出现于《黄帝内经太素·七邪》“肾精主骨”; “肾阳”见于《黄帝内经太素·五脏脉诊》: “诊得石脉急甚者,是谓寒气乘肾阳气走骨而上,上实下虚,故骨癫也”; “肾阴”见于《黄帝内经太素·寒热厥》: “此人,谓手足热厥之人……,肾阴内衰,阳气外胜,手足皆热,名曰热厥也。”杨上善提出肾精、肾阴、肾阳,但并未就此行进一步论述。

杨上善统一肾藏精的概念内涵,以肾藏精,包含命门所藏之精。如《黄帝内经太素·虚实补泻》说: “肾藏志者,肾藏于精,精以舍志。今藏志者,言所舍也。肾有二枚,在左为肾,在右为命门。肾以藏志,命门藏精,故曰肾藏精者也。”此外,杨上善还统一命门之气与肾间动气说,主张两者为同一概念,他认为“人之命门之气,乃是肾间动气,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性命之根,故名为原。”对后世研究肾藏精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为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孙思邈对肾藏精藏象理论也有具体的阐述。如《备急千金要方 ·肾脏脉论第一》: “肾主精。肾者,生来向导之本也……故生之来谓之精。精者,肾之藏也。”孙思邈非常重视养生,他的很多补虚延寿养生方均以护肾固精为本,至今未后世医家临证诊治所宗。

3、宋金元

宋金元是中医各家学说兴起,百家争鸣的时期,是肾藏精理论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该期出现了多部著名的官修大型医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补肾添精方剂在这些著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修编纂的第一步大型方书,其中有载益精气、明耳目的天雄浸酒方,有补暖肾精、明目驻颜的牛膝丸方,有中强肾气、补不足的黄芪散方等众多从补肾精角度治疗本脏或他脏疾病的方剂。《仁斋直指方论》为综合性医书。其中有论: “……肾藏精,精血充实,则须发不白,颜貌不衰,延年益寿,其夭阙者,多由服性热之药,不能益生精血也。而药之滋补精血者,无出于生、熟二地黄。”其明确指出肾藏精,及精血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医学启源》为金代张元素所著。该书将命门与肾相提并论,提出命门属肾理论。见《医学启源·五脏六腑除心

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与膀胱为表里,足少阴太阳是其经也。”直接以肾替换《难经·三十六难》之论,则命门属肾理论昭然。其次,张元素认为命门水火,即肾中水火,所谓肾阴肾阳是也,阴阳平衡乃治病之本,他提出著名的治法“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及《丹溪心法》。朱丹溪为滋阴派创始人,其认为人体“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而滋阴之本在于补肾精真水。《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曰: “主闭藏者,肾也; 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上属于心。”朱氏主张,肾脏阴精亏耗是导致疾病和衰老的机理,作为“养阴论”的倡导者,他创制了多首补肾滋阴降火的方剂,如大补阴丸、虎潜丸、青蛾丸等至今仍常用不衰。

4、明清

明清时期是肾藏精理论的成熟及创新时期。该期众多医家编著了大量的医学著作,较著名的有《内科摘要》、《本草纲目》、《景岳全书》、《医宗必读》、《理虚元鉴》、《外感温热篇》、《医学源流论》、《温病条辨》、《血证论》等,其中多部著作对肾藏精理论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见解。明·薛己《内科摘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早以内科命名的医书。薛己学术思想迥异于丹溪,其为温补学派的开创者。其认为肾主闭藏,真阴真阳不足,但其注重肾中阴阳的生化,药尚温补,每以温补取效。

·李中梓《医宗必读》也为综合性医书。李中梓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之论,其补肾之法也认为当以补阳为主,“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是书有云: “肾主二便,为封藏之本,内寄命火真阳,火为土之母。命火衰微,犹如柴薪之熄。中宫之釜,何以腐熟五谷? 水谷精气,又何以运行三焦?”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集中医理论、诊断辨证、临床各科、治法方剂等于一体。张氏亦将命门与肾相提并论,认为“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张氏对肾藏精理论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杨上善的基础上更为详细的论述了肾精、肾阴和肾阳与五脏的关系。张景岳指出: “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后来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进一步明确指出: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张介宾一针见血指出“阴阳者,一分为二”,认为肾阴和肾阳都是肾中精气对立统一的两部分,属于阴的那部分肾精即为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起滋养濡润的作用; 属于阳的那部分肾精即为肾阳,又称元阳、真阳,二者平衡和谐的状态即“阴平阳秘”才能化生肾气,产生对生命的推动作用。对于从肾论治,张氏也有独到见解,

其认为补肾精当“补气生精,精以益气”、“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 “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肾以化气; 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其创立大补元煎为“回天赞化,旧本培元第一要方”、左归饮以为“壮水之剂”、右归饮以为“益火之剂”,又以阴阳互济之左、右归丸培补肾中阴阳,乃后世补肾之宗。至此,以肾藏精理论为本的肾阴肾阳理法方药自成体系,成为肾藏象学说的核心。

《医学源流论》为清代徐灵胎编著,其中有“肾藏精论”,主要内容有三: 其一,精何以藏? “精藏于肾,人尽知之”“夫精,即肾中之脂膏也。”其二,精何以生? “有长存者,有日生者”。肾中之精,犹如井中之水,日夜充盈,此长存者; 其欲动交媾所出之精及有病而滑脱之精,乃日生者也。其精不去不生,如井中之水,日日汲之,不见其亏,终年不汲,不见其溢。其三,精何以出? “精之为物,欲动则生,不动则不生。能自然不动则有益,强制则有害,过用则衰竭。”《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温病学重要代表著作。其认为精为身之本,肾藏精是机体抵御外邪的内在根据,所谓“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却,岂独温病为然哉! ”他还明确提出肾不藏精原因独非房劳,包括喜怒不节、过劳、过思、过汗及禀赋不足等,“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血证论》为清代唐宗海所撰第一部关于血证的中医学专著。其论述肾颇具特色。其一,肾内寓阴阳,为元气之根。“肾者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根结丹田。”其二,肾藏精为先天之本,精血同源。“肾又为先天,主藏精气,女子主天癸,男子主精,水足则精血多,水虚则精血竭。”其三,肾主气化而为水之主。“肾又为水之主,肾气行,则水行也。”

5、结语

总之,中医肾藏精理论思想源于先秦文化,成于《黄帝内经》,随着时代发展,后世医家对肾藏精理论不断地给予丰富和发展,使该理论日益完善,在明清时期得以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时至今日,肾藏精理论对中医学的基础与临床仍极具指导价值,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生命科学的发展,基因表达的2007.多级调控机制将被逐渐深入揭示,利用现代科学解释、探索肾藏精实质及“从肾论治”的物质基础对于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遗产具有深刻意义,值得广大中医学者深入研究。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