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社教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问答中心

问答中心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问答中心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39 次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酸及其他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使得食管黏膜破损,从而引起的慢性炎症,以烧心、反酸、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痛等食管内症状以及慢性咽炎、慢性咳嗽等食管外症状为临床表现,属于胃食管反流病范畴。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高于孩童,西方国家比亚洲地区发病率高。这种地域性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随着人们生活习 惯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也在随之上升。关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并无明确说明,普遍认为食管黏膜遭到胃内容物的侵蚀是导致炎症发生 的主要原因。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改善消化道动力、抑制胃酸分泌及手术等多种方式治疗。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并没有明确的病名,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常将其归类为“吐酸”“梅核气”“呕吐”“噎膈”“胸痹”“内伤咳嗽”等范畴。 认为该病的病位在食管与胃,主要与肝、脾、肺相关,引起该病的病因主要是寒邪侵胃、饮食积 滞、素体虚弱以及情志不畅。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元气之充足,皆 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 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该病属本虚标实,本为脾胃虚弱,标为胃气上逆。胃腐熟食物,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脾,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维持人体的生理活 动。胃中寒,则其腐熟食物的功能下降,影响脾的运化,运化失司,则水谷精微易化生痰湿,痰湿困脾,使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胃气上逆,从而引起反酸、呕吐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肝胃不和,胃气不降 在正常生理联系中,肝主疏泄,主调畅情志,属 木,脾胃主受纳运化,属土。肝的疏泄条达正常既可以助脾运化水谷,使清阳之气生发,又可助胃受纳腐熟,使浊阴之气下降,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土 得木而达。”此外,病理方面,肝与脾胃一损俱损,如《素问·举痛论篇》:“怒则气上。”《景岳全书·痞 满》:“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由此可知,长期的忧思恼怒会致肝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发生呕吐,气机不利,则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浊,痰气交阻于食道,渐生噎膈。

肺胃息息相关 《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五行相生,脾胃居于中焦,二者兼属土,肺居于上焦,五行属金,由于二者属于五行相生的关系,故临床上常用培土生金 来治疗一些肺系疾病;肺胃相关共同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病理上,二者也息息相关。《黄帝内经·素问》:“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胃受外邪或接受其他脏腑内传而聚于胃之邪气,均可使胃失和降,并通过肺脉使邪气上传于肺,使肺气上逆而发为咳喘。指出肺与胃之间相互联系,胃病会影响肺,反流性食管炎会引起咳嗽,就恰恰证明了该点。

治则治法 由于该病主要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气机失 调,胃气上逆所致。临床多以痰气互结型多见,故 治疗应该健脾化痰、疏肝和胃、降逆止痛为主。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二篇》,半夏厚朴汤主行气开郁,降逆化痰。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咳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方中姜半夏温中化痰、降逆止呕力强;厚 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二者为君药,辛开苦降,共奏 燥湿化痰、止呕之功。黄连、吴茱萸也为君药。由 于痰湿日久易化热,肝郁日久易犯胃,故而选之。只是,左金丸原方出自《丹溪心法》,黄连∶吴茱 萸比例为 6 ∶ 1,而该方中黄连与吴茱萸的比例为 2 ∶ 3。黄连苦性寒,可以清泄肝火、胃火;吴茱萸 辛苦温,既可以制约黄连苦寒之性使其无凉遏之弊,又可助黄连降逆止呕;此二者寒热并用,使肝火得清,不至横逆犯胃。麸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薏苡仁健脾止泻祛湿,砂仁化湿行气;温中健脾三者俱为臣药,因“脾为生痰之源”,且本病脾虚为本,三者相伍补脾健脾,从根本上杜绝痰湿生成。海螵 蛸、浙贝母、枳壳、槟榔、蒲公英俱为使药。海螵 蛸、浙贝母取自乌贝散,该方常用来治疗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因方中海螵蛸有制酸止痛、收 敛止血的功效,浙贝母可以清热化痰。蒲公英清热 解毒,槟榔与枳壳二者主要调理气机,使脾升胃降, 各司其职。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全方寒热并用, 清补兼施,胃肝同治。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