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社教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问答中心

问答中心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问答中心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23-12-24  浏览次数:25 次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血管 管腔狭窄,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 氧的心脏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心前区憋闷、疼 痛,伴有乏力、汗出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冠心病主要以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等 为目的,临床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服用西药对肝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毒副反应,而中医药因其毒副反应较小、价格低廉等优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病因病机认识 祖国医学无 “冠心病”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 状,可归属中医的 “胸痹”“心痛” “卒心痛”等范 畴。《素问·藏气法时论》曰: “病者,胸中痛,胁 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寿世保元·心胃痛》: “其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 君,又有污血冲心,手足青过节者,旦发夕死,夕 发旦死,非药所能疗焉。”这些记载与冠心病症状颇 为相似。历代医家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认为不尽相同。多认为本病为阳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兼血瘀、痰浊阻滞等所造成,临床上对症治疗,皆可取得一定的效果。老师认为冠心病的病因不外乎虚实两方面,其中实以寒凝、痰浊、血瘀为主,虚以阳虚为主,病机多虚实夹杂。胸痹之发生多为 “不荣则痛”与 “不通则痛”。老师认为 “寒、痰、瘀、 虚”贯穿本病的始终,而 “虚”是发病的根本,治疗需首辨虚实。虚者,包括气虚、阳虚,其中以阳虚为主; 实者,包括寒凝、痰浊、血瘀。治疗时要分清虚实轻重,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为主,补虚泻实,标本 兼顾,共达阴平阳秘。诚如 《素问》言: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老师在临床上常将冠心病分为以下几种证型,从而辨证施治,临床取得较好效果。1.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常见病机。患者因先天不足,素体虚弱,或寒凝心脉,耗伤心阳,心气虚弱,运化无力,胸 阳不展,血行不畅, 气滞血瘀,脉络阻滞,脉管不畅,发为胸痹。此类 患者常表现为心悸,胸痛胸闷,夜间胸痛加重,伴 有肩背部疼痛,乏力少言等症状,舌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舌下络脉色紫,脉细涩或沉;2.寒凝心脉证 《素问·调经论》中云: “寒 气积于胸中,不泻则气去,寒邪留则自凝泣,凝则 不通”。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虚,心阳不足,感受 寒邪,寒邪直中入里,阴寒凝滞,胸阳不振,损耗心阳,心脉痹阻,发为胸痹。此类患者发病多与天气变化、季节更替密切相关,临床上常表现为猝然 胸痛,遇寒发作或加重,伴有形寒肢冷,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暗,苔薄白,脉沉紧或脉细;3.痰阻心脉证 痰浊是胸痹常见的病理产物。痰浊凝滞,随气而升,随气而降,行于心则胸闷心悸,行于脑则眩晕不止,行于胸则气塞,行于经络则麻木,行于血脉则疼痛。因此,痰阻心脉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在冠心病治疗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类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倦怠乏力,胸部憋闷,阵发性胸部隐痛,阴雨天加重,伴有手足不温等阳虚症状,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或腻,脉弦滑有力。

冠心病患者的舌、脉均有一定的特点表现,因此,临床上多从舌、脉、症辨证施治。若舌质以淡为主,舌苔多黄腻或白腻,多考虑为痰浊阻滞心脉,宜温阳开痹,祛痰化湿; 若舌暗或紫,伴有胸部胀 痛或刺痛较明显者,多考虑为气血瘀滞,痹阻心脉,以宜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若舌胖大有齿印,多考 虑阳虚,水饮为患,宜补益肝肾,温阳利水。《金匮 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云: “夫脉当取太 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均记载脉诊在冠心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