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少火
发布时间:2021-10-05 浏览次数:988 次
人体相对温和的阳气(生理之火) 王冰[1]在《重广补 注黄帝内经素问》中曰:“火之壮者,壮已必衰,火之少者,少已 则壮。气生壮火,故云壮火食气。少火滋气,故云气食少火。以 壮火食气,故气得壮火则耗散,以少火益气,故气得少火则生 长。人之阳气,壮少亦然”。他虽未明言二火指什么,却引申与 人体阳气相关联,为后世提倡二火比喻为人身阳气之说开了先 河;杨上善[2]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注曰:“壮盛火热之气,盛必 衰也。少微火暖之气,必为壮盛”。更进一步阐述了少壮二火的 关系:壮火与少火相互化生,壮火盛极慢慢走向衰弱的状态(即少火状态),少火发展至极则形成壮火,循环往复,如环无端,指 出人体阳气由少而壮,由壮而衰的生理变化过程是大自然发展 的规律;《医原》中也谈到“火生于天而成于地,金、木、水、土 中皆有之,但静则不见,动之则生。静中之火,自然之火,能生万 物,经故曰:少火生气”。亦是少火作为生理之火,取象比类于天 地、大自然,以说明少火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