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展峰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古代体表部位名称解释

发布时间:2023-06-12  浏览次数:18320 次     来源: 心得体会站   

古代名称  现代解释
又称头。指人体颈项以上的部位。
  一名颠顶,俗称头顶。为头顶中央之最高处。

(xin)

顶巅前为囟。即现代解剂学上的前囟。婴儿额骨与左右顶骨未闭合时,称作囟门。可触及动脉搏动。已合,称囟骨。
发际 头发之边缘。前额处的称前发际,后项部的称后发际。
额角 又称头角,简称角。即前发际在左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的角度。
又称庭、天庭。即额部中央。一说指左右眉目之间,一说指面部前中央。
  又称阙中,一名印堂,俗称眉心。即两眉之间。阙之上称阙上。
眉棱骨 现称眉弓。相当于额骨构成眼眶的部分。
眉本  与眉梢对举,俗称眉头。即眉毛之内侧端。
目胞  一名目窠,一名裹,俗称眼胞,现称眼睑。上面称上眼睑,下面称下眼睑。
目纲 纲,或作网,又称眼弦,现称脸缘。即眼睑边缘生毛处。上面称目上纲(网),或上弦,即上睑缘,下面称目下纲(网),或下弦,即下睑缘。
目内眦 又称大眦,即内眼角。    
目锐眦  又称小眦、目外眦,即外眼角。

(e)

又名下极,俗称鼻梁、山根,现称鼻根。即两目之间,鼻柱之上凹陷处。
王宫 又称明堂骨,俗称鼻柱,即鼻根之下,鼻尖之上。一说指鼻根部。    
明堂 即鼻。一说指鼻尖。鼻之下方两孔称鼻孔,鼻孔之上称方上,现称鼻翼。

(zhuo)

眶下缘的骨。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上颌骨和颧骨构成眼眶的部分。

(qiu)

亦称颧,即颧骨,为眼眶外下侧之高骨,或指頄内鼻旁间的部位。    
耳的前方,颧骨的下方。

(kan)

俗称腮。口旁颊前肉之空软处。相当于口腔粘膜的外壁。    
巨分 现称鼻唇沟。指由鼻翼外缘向口角外侧伸延的皮肤皱纹沟。    

颃颡

(hang sang)

指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相当于鼻咽部。
水沟 亦称人中。鼻下唇上中央之凹陷处。    
承浆 唇下颏上中央凹陷处。

(ke)

又称地阁,俗称下巴,现称下颌骨体。
指口唇。一说指两口角。    

(yi)

口角外下方,腮部前方。    

颞颥

(nei ru)

俗称太阳,现称翼点。    
曲隅  又名曲角、曲周,俗称鬓角。位于额角外下方,耳前上方的发际呈弯曲下垂的部分。
俗称耳门,现称耳屏。
耳缺 即耳屏上切迹。
又称辅车。即下颌骨支,为下颌骨的耳下部分。    
曲牙  即下牙床。因其弯曲向前,故名。
曲颊 指下颌角部。
颊车 指下颌骨。
舌本 即舌根。    
会厌  即会厌软骨。复盖在喉的上端。
 一指食管上口(咽腔),一指喉咙。    

(han)

 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空软处。即下颌底与甲状软骨之间。
结喉  又称喉结。与现代解剖学同名。即甲状软骨前上方隆起处。
玉枕骨 枕骨两旁高起之骨,现称枕骨上项线。
完骨 又称寿台骨。指耳后之高骨,现称乳突。
柱骨  为颈椎的统称。又称天柱骨。    
缺盆 指锁骨上窝。    
巨骨 

又称缺盆骨,现称锁骨。

两叉骨 指肩胛骨与锁骨相接之处,相当于肩锁关节部。古书称巨骨穴在两叉骨间。    
肩解  指肩端之骨节解处,现称肩关节。

(ying)

胸前两旁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处。    
膻中 两乳之间的部位。    

𩩲骭

(he yu)

又称鸠尾、蔽骨。胸骨下端蔽心之骨。现称胸骨剑突。

(qu)

腋下胁上,是胁肋的总称。    
季胁 又称季肋、软肋、橛 [ jue 决] 肋。即胁下软肋的部分。
曲甲 肩胛骨上1/3弯曲突出之处。现称肩胛冈。    

(miao)

季胁下无肋骨之空软处。相当于腹部九分法之腰部。
神阙 肚脐。
丹田 指脐下三寸左右的部位,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在处。
横骨  指两股之间横起之骨。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耻骨。
曲骨 位于横骨的中央部,现称耻骨联合。
鼠蹊 即腹股沟部。    
气街 指腹股沟股动脉处。    
毛际  指下腹部阴毛的边际。    
廷孔 或作庭扎。指阴道。
又名下极、屏翳,指前后二阴之间,即会阴部。    
二阴  即前阴和后阴的统称。前阴又称下阴,是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后阴即肛门部。
下极 指两阴之间,即会阴部。一说指鼻根、肛门。

(lv)

又称膂筋。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约当骶棘肌分布处。    

(shen)

泛指脊柱两侧的肌群,或指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
腰髁 指腰部两旁凸起之骨,与今之髂后上棘似。古书称上醪穴在第一空腰髁下一寸。

(kao)

尾骶骨部分结称。    
骶端 又称低、尾低、尾间、穷骨、撅骨。指尻骨的末节,即尾骨。

(nao)

指肩至肘内侧靠近腋部隆起的肌肉,即肱二头肌部。一说为上臂的统称。共屈侧称臑内,伸侧称臑外。
辅骨  在上肢,指桡骨。亦称上骨。在下肢指膝两侧之骨。内侧的名内辅,即股骨下端的内侧髁与胫骨上端的内侧髁组成的骨突。外侧的名外辅,即股骨外侧髁与胫骨外侧髁组成的骨突。或指腓骨,又称外辅骨。
手表 即手背。    
兑骨 又称锐骨。小指侧臂骨下端之高骨,相当于尺骨茎突。一说指豆骨。    
高骨 体表高突之骨的通称。或指大指侧臂骨下端的高尺骨,相当于桡骨茎突。    
寸口   两手桡侧掌横纹后,桡动脉搏动处。    
大指后侧隆起之肉。其外方赤白肉分界处叫鱼际。亦有称拇指侧为大鱼,小指侧为小鱼。
楗骨  指股骨。又名髀骨,俗称大腿骨。一说指髂骨,一说指坐骨。    

 

(bi)

一说指股之上端,一说为下肢膝上部分的通称。
髀骨 指膝上之大骨,今称股骨。
髀枢 指髋关节部。又名髀厌、机。或指股部外侧最上方,股骨向外上方显著隆起的股骨大转子。
髀关 大腿前上端交纹处。即股四头肌之上端。
髀阳 指大腿外侧部。
股阴 指大腿内侧部。
 膝以上通称股。俗称大腿。
鱼腹股 大腿内侧,其形如鱼腹处。即内收肌群处。
膝部后面,腿部弯曲时形成凹窝,并呈现横缝(纹),分别称腘窝和窝横纹。

(zhuan)

又称腓肠,俗称小腿肚。
胫下尽处之曲节,今称踝关节。    
然骨  内踝下前方隆起之大骨。今称舟骨。
绝骨 外踝之上3寸许,腓骨凹陷的部位。
  又称跌或足跌,即足背。    

(he)

骨 又写作核骨。足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的圆形突起。    
京骨 足小趾本节后外侧突起的半圆骨。即第五跖趾关节外侧的圆形突起。    
三毛 足大趾爪甲后方有毫毛处。又称丛毛、聚毛。    
即足跟部。    
赤白肉际

指手(足)的掌(跖)面与背面肤色明显差别的分界处。掌侧皮色较浅,称白肉;背侧肤色较深,称赤肉;两者交接之处称赤白肉际。

歧骨 泛指两骨连接成角之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肩峰之连接处,第一、二掌骨连接处,胸骨下端与左右肋软骨结合处等。
本节 即指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的圆形突起。前方称本节前,后方称本节后.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