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三伏话养生》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次数:11 次
人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酷暑三伏已经到来,各家医院都忙着“冬病夏治”,到处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中医认为:人的病因有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炎夏三伏,病因为暑湿。暑为阳邪,1、其性炎热:多见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热证;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易上扰心神、侵犯头目,症见心胸烦躁、头昏目眩、面赤多汗。伤津则口渴喜饮、尿赤短少;耗气则气短乏力,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3、暑多夹湿,常发热烦渴兼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夏季常见“肠胃型感冒“多为暑湿所致。
传统三伏灸分三伏和伏前、后灸:
1、伏前灸(10/7~19/7)祛寒除湿、疏通经络、补养气血;
2、头伏灸(20~29/7)温补三阳(肾阳、督阳、元阳);
3、中伏灸(30/7~8/8)调理经脉、滋阴潜阳);
4、末伏灸(19~18/8)六阳盛、三脉强、身强健;
5、伏后灸(19~28/8)培元固本防复发。
三伏防暑降温要做到三防
1、防冷风直吹:无论空调、电扇、窗边纳凉,都不能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不能留缝,严防虚邪賊风侵害肌体。
2、防护咽喉和后背;
3、饮食少寒凉。过食冷饮,易得鼻炎、咽喉炎。小儿常得扁桃体炎、消化不良等。常喝温水、适当运动,不宜大汗淋漓。泡脚微微出汗。少吃西瓜、柿子、螺、蟹、河蚌、竹笋等寒性食物。喝杯姜茶。“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生姜温脾暖胃、开胃消食、抗衰老。
三伏食疗讲究三:.
1、入伏吃三肉:1)适当吃羊肉,散寒祛湿;2)吃富含高蛋白鸡肉,恢复体力;3)吃少量猪蹄,含高蛋白、钙、磷、镁、铁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
2、入伏吃三瓜:1)吃苦瓜: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除痱子。2)吃丝瓜化痰平喘、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消暑利肠、祛风化痰。3)吃冬瓜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多吃冬瓜(富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
入伏三主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1)头伏吃饺子,开胃解馋,平补糖、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2)二伏吃面条,败心火。热汤面、过水面。过水面麻酱稀释,醋加几滴香油,用热花椒油炸后酱油放黄瓜丝、菠菜、蒜泥、增进食欲,败心火。3)三伏吃烙饼摊鸡蛋,补充营养, 恢复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