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展峰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赵少琴医学全集

发布时间:2025-10-20  浏览次数:2 次     

风温(上呼吸道感染)
李某某,男,21岁
初诊
身热不甚,但咳微渴,体温37.8℃,舌苔薄白,咽红微痛,脉象浮数。本是风温之邪,侵于肺卫,肺失宣降,应予桑菊饮加减为法。今误用辛温发汗之药治之(麻黄、杏仁、炙草),药后发热剧增,体温39℃,脉象滑数,咽红肿痛,舌红苔黄燥。本是风热,过用辛温,既发汗以伤阴,又助热以化燥,故高热咽红且肿,势将发热增重,姑以清润宣肺,肃化清解。防其咳嗽暴作,饮食宜慎。
沙参12克 浙、川贝母各6克 杏仁9克 炒栀皮6克 淡竹叶3克 连翘9克 黄芩9克 鲜芦根24克 鲜梨一个(连皮去核切片) 二剂
二诊
前服甘寒清润之后,身热大减,体温37.5℃,咽红肿略退,脉象从浮数已转为滑数,舌红苔黄,大便略干,小便短赤。昨服甘寒清润,阴复而热减,再以甘寒养阴折热。辛辣油黏皆忌。
浙、川贝母各9克 沙参15克 杏仁9克 麦冬9克 炙杷叶15克 黛蛤散15克(布包) 瓜蒌仁24克 鲜梨皮二枚(洗净切片) 三剂
三诊
身热退净,体温36.7℃,咽红肿痛皆愈,饮食二便正常。原方续服三剂而康复。
按:本案与上案均为风温初起即误服辛温发汗之剂而致病情陡然加剧。然救误之法却各不相同。本案患者因素体阴虚,加之服麻黄剂过汗伤阴,故于清解之中,参以甘润养阴。服后便得热退。转方甘寒养阴兼以折热,以为善后之计。观此可知,温病宜刻刻顾护阴液,岂可发汗以重伤其阴耶!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