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雪治疗脾胃病的四个经验
发布时间:2020-03-30 浏览次数:803 次 来源:中医书友会
旋覆代赭汤加茅根治温病呃逆
曾治一人,温热病后呃逆月余,叠以橘皮竹茹汤加柿蒂、刀豆壳等罔效,程老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其中以吉林人参3克另煎冲,且加茅根30克,肉桂心1克。1剂知,呃逆霍然而止。他说,茅根、芦根清胃生津,功能止呕止呃。《伤寒总病论》庞氏以茅根治温病热哕,同葛根煎服;温病冷哕,同枇杷叶煎服。茅根为止呃良药,对温病呃逆确效。人参、肉桂同用,和胃益气,且肉桂亦有降下止呃之功。徐之才有“桂得柴胡、紫石英、干地黄疗吐逆”,可以佐证。李时珍《本草纲目》茅根条下,还有以之治伤寒哕逆的记载,可知此药主治之能。对呃逆一证,若脉滑大,苔黄腻,口臭,哕声响亮,大便秘结,为胃热实证者,旋覆代赭汤原方即不适用,可用三黄石膏汤清胃泻火。
总之,治呃不可只囿于丁香、柿蒂、竹茹、陈皮、刀豆壳等,尚须参脉证、舌苔治本。
苍术地榆汤出入治湿热便血
程老说,叶天士治便血,常宗罗谦甫平胃地榆汤。以苍术、地榆等为主。热加黄连、槐米;寒合附子理中汤,徐东皋有云:“凡下血之人用凉药多而不愈者,必须加辛味。用辛味而不愈,可用温剂兼升提,药须酒浸炒始效。凡久而虚者,当行温散,如四物加升麻、炮干姜之属是也。”可见对某一病证能知一、二、三之套路,胸有成竹,心有定法,自不难获效矣。
益胃养阴为主治噤口痢疾
程老则以丁甘仁经验方(炒黑荆防、炒赤白芍各4.5克、银花炭12克、酒炒黄芩、焦楂曲各10克,炒枳壳、苦桔梗各3克,枳实导滞丸或木香槟榔丸12克(包煎)常可获效。若下痢腹痛后重甚,则以洁古芍药汤调气行血,清热解毒,即行血则腹痛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对芍药汤中肉桂一味,程老认为下痢腹剧痛而又喜按时非此不可,常用1.5克为末冲服。对痢下脓血,予白头翁汤;病久而血痢次数较多,则加阿胶、生地、归、芍养血。
此外,程老对休息痢虚寒者,喜用真人养脏汤。若痢疾经久不已,便血腹痛后重,脘痞不纳,舌苔厚腻,湿滞食积为患者,又以徐春圃醉香玉屑散治,其方乃平胃散加内金、砂仁、丁香。原治小儿瓜果致痢日久,缘由有丁香、砂仁消瓜果之积。程老曾以此方加戊己丸、槐米治愈血痢重证。
乌梅丸用酸苦辛治肝胃气痛
对脾胃病证,程老尤重视舌苔。
如心下痞而呕吐、下利之半夏泻心汤证。强调舌质淡为脾阳虚,故用人参、干姜;舌苔薄黄腻为胃有热,故用黄连、黄芩,必须二者同见方投苦泄辛开之剂。笔者据此舌象,结合仲景方证,用此方合旋覆代赭汤治幽门不全梗阻、胃扭转之呕吐脘痛等效佳。
对大便秘结,程老在用一般润肠通便药无效时,则用杏仁24克,紫菀10克,枇杷叶10克。云源于叶案肠痹门,为腑病治脏,开降上焦肺气而下窍自通之法。方中有时加全瓜蒌、薤白等。并云,此法尚见于《程杏轩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