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展峰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医案】吴茱萸汤治一危重头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发布时间:2020-04-07  浏览次数:2191 次     来源:中医出版  

头痛呕吐(矢数道明治验)

今年 2  14 日晨,一友人来求火速出诊,乃由舍弟立即前往。2 小时后他来电话告知,患者系该友人之妻(36 岁),1 周前似有轻度感冒,昨起病情加重,在苦闷呻吟中彻夜未眠。现症为一切药物服后即吐,腰部及腓肠肌痛,两眼结膜发红,便秘,口渴,虽未发现明显黄染,但根据病情怀疑为钩端螺旋体性黄疸(外尔氏病)之重症例。

据西医内科书记载,外尔氏病的主要症状首先是:急性恶寒、发热、腰痛,突发性重笃病态,眼结膜充血、淋巴腺肿胀、肌肉痛、腓肠肌痛等。发病后 5 6 天时出现黄疸,往往伴有皮肤点状出血或黏膜出血。重症者可引起脑症,发生谵语、过度兴奋,情绪极不稳定,终至陷入嗜眠、昏睡。

此病既不像外尔氏病,也无须拘泥于西医病名,自信可用吴茱萸汤治愈之。并当场从《类聚方广义》一书中,找到了进一步的说明:如舌无苔,口渴激烈且喜饮热水的原因等;而且乳房下方的胸内痛,也可按照有关厥阴病的描述“脉微细欲绝,四肢厥冷,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下利呕哕一明确的汉方之有名诊断标准,得到解释。可以认为,本患者乃因误下而致病情迅速转至厥阴;根据《类聚方广义》中吴茱萸汤的条文“治呕而胸满、心下痞硬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此方以呕吐、烦躁为主,四逆汤则以下利、厥冷为主”等内容,不仅诊断肯定,而且治法也十分明确。

案中这两句话颇能引人深思。“这以前只在找合适病名上钻牛角尖,而忽略了从汉方角度去找适宜的处方” “也无须拘泥于西医病名”。由此引出这样的问题——西医的病名对汉方的诊疗有用吗?

从本案来看,不知道西医的具体病名并不妨碍患者的诊疗,因为汉方医学是在症状(广义的症状)上找方证,不是在病名上找用方依据。(小编按:这也是此次疫情中,中医能够大放异彩的原因。)远古的先民没有病名的概念,一样可以用方治病。因此,无须拘泥于西医病名的做法是对的!但如果把这个观点进一步引申,认为西医的病名毫无用处,这显然不对了。西医的病名对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某些方证在某些疾病中有较为集中的分布,而少见于其他疾病。病名对方证的识别有一定的指向性,因此,完全抛弃病名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