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答疑】太阳病先传哪?少阳?阳明?
发布时间:2020-05-06 浏览次数:3607 次 来源: 胡希恕经方医学
崔明珠:在六经传变的时候,太阳病是先传到阳明,还是先传到少阳?
冯老:你说呢?
崔明珠:我认为先传少阳。因为从表到半表半里再到里。
冯老:书上是怎么说的?
崔明珠:书上说的,感觉一会是这,一会是那的。是不是说先传到哪个经其实并不重要呢?
冯老:不是的,先传到哪个经的规律主要取决于正邪相争的结果,可不一定!一般的规律来说,阳证先传阳,阴证先传阴。所以从一般的规律来说,太阳传阳明的时候最多,少阴传半表半里厥阴的时候多。阴证往里传,这是一般的规律。但是有特殊的,传不传主要根据症状表现。第320条那不是说了吗?少阴病,从得就是少阴病的,第一天,第二天它是少阴病,但是二三日之后,它就口燥咽干啦,它还是少阴吗?就根据这症状判断,它不是少阴,所以要急下之,大承气汤主之。予大承气汤,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在临床上常见的烈性传染病。
所以说那SARS啊!咱们国家一贯都照着温病治疗SARS,结果效果不甚理想。为什么呢?他们认为《伤寒论》不治疗温病。SARS属于温病,不属于伤寒。所以,什么叫“伤寒”,什么叫温病,他们搞不清楚,所以到这时候他们就不用大承气了。烈性传染病,像SARS这种病,头一天,这个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他没有精神。问他哪不舒服啊?他没有什么太多的症状,就是发呆。你看着这病情轻啊!不是的,这个病毒很厉害。为啥他表现是少阴病?他不是太阴病。但是他的病邪厉害,他的病,马上就传里了,一两天就传里了。往里传后病邪厉害就化热了。这化热之后,燥结的厉害,这就出现了口燥咽干,这个时候你再不治啊,人就要死掉了。所以急下之,这是什么啊?这就是从表传于里了,不是按照常见的规律传了。其它的病它都是少阴转太阴或者厥阴,这个它传的不是厥阴,它传的是阳明。为什么?正邪相争邪气厉害,伤津液伤的厉害,所以这时候啊,它就变成阳明了。而且这阳明热结的厉害,大承气汤急下之。
传变的规律是什么?决定于什么?正邪相争,主要就看它们的症状。所以说“传”,《伤寒论》的第4条它就说,“脉若静者”,它就是不传了,然后出现“颇欲吐”,恶心呕吐,“脉数急者”等,这就是要传啦!根据症状来判断,第5条更说明什么呢,“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它这一次提的不是症状了,它说的就是什么呢,经常是怎么传的?经常传阳明。太阳病,它首先就是传阳明,然后才是传少阳。二三天,它是要传的。传阳明或者是传少阳。如果不见这些症状它就是不传。根据症状来判断先传哪一个,没有一个定准。决定传的是什么?是正邪相争,是体质和邪气的强弱,由这个决定的。有些就是不传啦,有些一天两天就传了。有的一天就传得大承气汤证了。第一二天传少阳的都有。就是每个人的体质和正邪相争的结果不一样。人得病的时候体质不一样,人得病的情况就不一样。所以这是传与不传决定的因素,不是说必须先传哪一个。有一点规律就是,只要不是烈性传染病,它就是太阳先传阳明再传,少阴就先传厥阴。还是会有不一样的,(少阴)直接传阳明的也有,太阳直接传太阴的也有。所以决定的是正邪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