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家赵锡武治疗癫痫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20-05-25 浏览次数:403 次 来源:小医堂
癫痫病,前人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将其分为“风病”、“惊痫”、“食痫”等三种类型。
“风痫”因肝风内动所致;“食痫”因饮食不节所致,可按其病因或发病原理进行分类。似乎还应包括“痰饮病”、“饮痫”、“虫痫”等。
从临床辩证治疗角度来看;“风痫”的主证是以抽搐为主,且常伴有头痛,治宜潜阳镇摄熄风之剂,方用风引汤;“食痫”是因食积而抽搐,多见于小儿,取法宜下;“痰饮痫”应化痰;“饮痫”当祛饮。
根据前人经验,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治疗。
1、普通型 一般癫痫或用西药如苯妥英钠治疗而好转,而停药又发或不能控制不能根治。常有发作性抽搐或伴有头痛头晕者,宜用潜阳和肝、通便祛痰法治疗,用通用方(即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18克 黄芩9克 半夏12克 芍药9克 灸草9克 丹参30克
桂枝9克 茯苓12克 生龙牡18克 大黄9克 大枣10枚 ,
水煎服,每剂剪两次,早晚各服一次。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和解枢机、清泻相火、重镇安神、通阳化痰,且攻补兼施,故能用于治疗痫病。)
2、痰饮型(即所谓痰饮饮痫之一种),痰量较多,发作是尤甚者,先用礞石滚痰丸早晚各服9克,连服二日以下其痰,第三日开始再用以上通用方。
(礞石滚痰丸由酒蒸大黄、黄芩、青礞石(硝煅)及沉香4味药组成。大黄、黄芩皆苦寒之品,既以清热,又具荡涤之功;沉香行气,是取“人之气道贵乎顺,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的意思;青礞石质坚而重,经火硝煅后,尤能攻逐顽痰。从原方剂量看,大黄、黄芩各8两,礞石1两,沉香5钱,可知其意在泻火逐痰,适用于热痰胶结所致的诸般病证。组方合理,用药简洁,洵为治痰名方。)
3、饮盛型 痰之稠这位痰,稀者为饮,平时或发作后,除有稀痰外,发病时气短,心下逆满为其特征,宜先化饮祛痰用小青龙汤可获愈。麻黄6克,五味子9克、半夏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6克、干姜9克。水煎服,每剂剪两次,早晚各服一次。
4、久痫型 发病多年不愈或多日发作一次,如有痰或饮证,先依证治疗,由于其久病多虚则宜用治本方:升麻120克、贝母60克、田螺盖烘干60克、鲫鱼烘干一条(约60克),共为细末,炼蜜丸,每重6克,早晚各服一丸
附注:此方应久服方有效。
(这个田螺盖治疗小儿惊风在《本草纲目》上边有记载:"烂壳研细末服之,止下血,小儿惊风有痰,疮疡脓水。)
5、频发型 癫痫发作较频,甚则每日发作数次,常伴头痛头晕者宜先用风引汤加减:生龙牡各18克、生石膏18克、寒水石12克、紫英石30克、赤石脂18克、滑石12克、干姜9克、桂枝9克、甘草9克、大黄6克、地龙12克、全蝎3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待症状减轻时再用通用方,如经服药后半月以上发作一次,或去掉苯妥英钠等西药而病情不加重者,改用久癫之治本方。
6、虫痫型(包囊虫引起) 证见头痛较甚,脸上出现白斑,舌尖有红点,像覆盆子舌(称为杨梅舌),治法祛虫,头痛甚者选用人参败毒饮加雄黄或送乌梅丸30克或化虫丸。
化虫丸处方:
雄黄30克 雷丸60克 干漆30克 百部90克 鹤虱60克 槟榔60克 苦柬根皮30克 川椒30克 乌梅60克
治法:水小丸,每服6克,日服三次,久痫还能治夜游症。
另外,久病而虚可用未出胎的小羊一只,用白水煮,汤干时,加入半斤黄酒使之达到沸点放入半斤红糖,溶化后取出一顿服完。
取柴胡龙牡汤加味为通用方,是因该方兼顾范围较广,方中柴胡、龙牡可以喝肝潜阳媳风,适于风痫。丹参与龙牡可以养血镇摄可治疗惊痫。大黄、甘草、半夏又可消食化积而治食痫。又根据多年经验摸索以化虫丸杀虫来治疗虫痫临床收到较好效应。总而言之,治疗癫痫尚须辩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