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展峰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王雨三】论治寒与热

发布时间:2021-03-16  浏览次数:2076 次     来源: 深圳阿尼古经方学习  

治寒热之证,本有“和、取、从、折、属”五法。王太仆云:假使小寒之气,温以和之。大寒之气,热以取之。甚寒之气,则下夺之。夺之不已,则逆折之。折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则汗发之。发之不已,则逆制之。制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据上所述,和取二法,人犹易知。唯从折属三法,人多不知。即王太仆所言之从折二法,似有未合。

盖“从”者,以热治热、以寒治寒之谓。如治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之证,适用此法。

“折”者,下夺之谓。如仲景云:心下有留饮,背寒如掌大,用十枣汤等下夺之。热入阳明,用承气汤等下夺之。

“属”者,经云:寒之而热者取诸阴,热之而寒者取诸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太仆曰: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求诸肾。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当责诸心。又云: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所云求肾取阴壮水者,如用六味地黄汤类。取阳责心益火者,如用附子理中汤,加桂心、益智之类。然不止此也。寒热之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凡感受六淫之邪,以及气虚血虚、食积痰饮、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七情六郁之证,无不皆有寒热之患(请阅“外感内伤辨并治法”)。乃医者不可不辨别清楚,用切当不易之法以治之者也。

无如时医,但知见寒用热,见热用寒。寒之不寒,热之不热,则无法以治之。病人患此,则必死矣。霖生平对于此等寒与热之证,审证用药,无不药到病除,未见有不治之症者。何以世人患此极轻微之症,而致为不治之症者,比比然也。皆由医者不识其病情,只知见寒用热,见热用寒之法也。如仅知见寒用热,见热用寒,虽愚夫愚妇,亦皆知之。只须用烈火以烘其寒,冷水以灌其热可耳,何用医为?!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