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东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经典医案

肝阳虚证-阴黄

发布时间:2022-04-11  浏览次数:1270 次     

一般资料:谢某,男,39岁,建筑工人,2020.12.25初诊。

主诉:“乏力1月,尿黄20天,肤黄目黄7天”入院。

现病史:1月前出现乏力、食纳减退,无其他不适、未重视;20天前发现尿黄、晨起如浓茶色,并上腹部疼痛、恶心、反酸,口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后腹痛缓解,仍有乏力、纳差、尿黄;7天前肤黄目黄,伴纳差尿黄加重,遂至汉滨区第一医院就诊行胃镜示溃疡,CT提示肝硬化,乙肝病毒感染;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保肝、输血浆等治疗后黄疸进行性加重,病情危重,遂以“肝衰竭”转我科救治。

既往史:乙肝15年,未治疗。

个人史:长期饮酒20年,每天饮酒150g,1月前平均每周饮酒3次;吸烟20年,40支/日。否认疫区及疫水接触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女1儿,配偶及女儿均体健。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

体格检查:T:36.9℃,P:96次/分,P:21次/分,BP:132/83mmHg。精神差,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6次/分,律齐;腹略膨隆,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2020-12-20(汉滨区医院)胃镜: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复合型胃溃疡。病理:炎症;

2020-12-25胸腹CT:双肺下叶少许炎症改变;肝硬化脾大腹水;

血常规:WBC 3.67* 10^9/L,PLT 90.00 *10^9/L;

HBV-DNA:1.65e+05  IU/ml。

肝功:ALT 64U/L,ALP 167U/L,GGT 120U/L,TBIL 351umol/L ,DBIL 191umol/L,ALB36g/L;

凝血:PT:29.8S、INR2.52、PT% 26.5%、Fib1.28g/L。

血气分析、CRP、PCT、血糖、血脂、肾功、电解质、新冠核酸、心肌酶、血氨、自身抗体、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首诊

望:形体适中、面色晦暗,身黄目黄,舌暗红苔黄腻;

闻:语声清晰、气息如常;

问:无汗、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反酸口苦、小便烧灼感;

切:脘腹压痛、脉寸浮细、关弦细滑、尺浮滑。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辨病:黄疸病

辨证:血分湿热瘀阻证

    西医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C型 中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腹水、脾大

肺部感染

酒精性脂肪肝

复合型溃疡(胃体胃窦A1期)

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

诊疗计划:I级护理、动态监测,夜间加餐,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西医予保肝、抗病毒、抗感染、免疫及微生态调节等。当日行人工肝PE支持1次。中医予辨证论治+体质群段施药。

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平素嗜酒、疫毒内伏,阳明胃肠燥热及少阳郁火内蕴,一月前出现乏力,说明太阴脾运化不足湿气内阻,此湿气阻于中,阳明少阳之火热下降、从三阳到三阴之道路受阻,热与湿合。

寸浮是肺气肃降不足,细为营阴不足,上焦营卫运行缓慢,故而不能汗。关脉弦细滑,滑为胃热、细为脾湿,弦为肝克脾,中焦有湿热、木不疏土,失于升降运化;尺脉浮滑,浮为伤肾,滑为肾阴不足膀胱湿热,蒸腾气化失司。

如此上焦无汗、中焦升降失常、下焦小便难,湿热之邪难以从小便及汗液外达,邪气由气入血,成血分湿热瘀阻证;患者形脉有余,体质群段属于“壮火实人群段”。

治法:凉血化瘀、利湿退黄

方药:犀角地黄汤+茵陈蒿汤加减(厚味、重剂)

水牛角30g(先煎)  生地15g   丹皮15g

赤芍60g  茵陈25g   栀子9g    大黄9g

白芨6g   石斛15g   郁金15g   甘草6g水蛭5g

中药6剂,水煎400ml,早晚2次口服。方直走血分、凉血解毒、化瘀退黄、引邪转气、兼顾脾胃。

2020.12.26行人工肝DPMAS+PE治疗一次;2020-12-28食纳增加,无发热、腹泻、咳嗽、尿痛等症状;血常规:白细胞 18.44* 10^9/L,中心粒细胞83.6%。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留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腹水培养、粪便培养。复查CT如下图所示:肺部感染、肝硬化、脾大、腹水。

 

 

 

 

 

 

 

治疗方案:改美罗培南1g q8h +利奈唑胺0.6gQ12h抗感染;再行DPMAES治疗6h。

2020-12-29凝血功能:PT% 30.9% ,INR1.83;肝功能:ALP:157U/LGGT:118U/L,TBIL:258.5umol/L;血栓弹力图:R 3.8min,MA 47.6mm;高敏HBV-DNA:1.4e+05 IU/ml;改丙酚替诺福韦抗病毒。

可是12.30 突发意识障碍、语言错乱、烦躁不安。查血气分析:PH 7.53 ,pCO2 31,pO2 76,K+4.8mmol/L,Na+129mmol/L、Lac 2.8;血氨:194umol/L。考虑并发肝性脑病、内环境紊乱;西医给予对症治疗。

中医二诊:结合患者神昏谵语,大便干,舌紫红、苔黄腻、脉弦细滑

辨证分析:血分热毒、气机逆乱、蒙蔽心神

治则治法:升降气机、开窍醒神

  酒军15g、土元15g、僵蚕30g、蝉蜕10g

“升降汤”6剂,煎汤150ml+白醋20ml,一日2次,保留灌肠。

在中西医药物治疗同时,期间行人工肝PDF治疗2次。2021.1.3复查电解质、PCT、CRP、乳酸正常,G/GM试验、T-SPOT、血培养、痰培养、腹水培养、粪便培养均为阴性,抗感染改单用美罗培南。2021.1.6下午在昏迷7天6夜后终于清醒了。

中医三诊2021.1.6

望:少神,皮肤暗黄,大腹膨,舌暗略红、苔白腻;

闻:语声低微;

问:乏力疲惫、口干咳痰、多梦、尿黄大便烂;

切:脉寸浮、关沉缓、尺细滑。

病机:由血及气、由热转寒:脾虚、湿重于瘀热

      (阳虚壮火平人群段)

治则:温阳化瘀、燥湿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加减(厚味轻剂兼薄味平剂)

炒白术15g   制附子9g(先煎)炙甘草9g 茵陈20g

泽泻9g      茯苓10g 砂仁6g(后下)炒薏苡仁30g

赤芍30g     红景天10g  炮山甲6g    枳壳6g

中药6剂,水煎400ml,早晚2次口服。

2021.1.7复查血常规:白细胞 11.6* 10^9/L,血小板42 *10^9/L;凝血功能:PT% 32.9% ,INR 1.75,FIB 0.98g/L;肝功能:TBIL:150umol/L,ALB:27g/L;IL-6:0.22;血氨95umol/L;痰培养:阴性。停用人工肝,以药物对症治疗;观察发现身目黄染却逐日加重、疲惫明显。

2021.1.11复查血常规:白细胞 8.9* 10^9/L,血小板55 *10^9/L;凝血功能:PT活动度 26.8% ,国际标准化比值 2.04;肝功能:总胆红素240umol/L,白蛋白33g/L;IL-6:0.28;血氨122umol/L;复查CT:右肺新发结节样感染灶、腹水增多,如下所示:

 

 

 

 

 

 

 

给予积极抗感染、补充白蛋白、护肝、利尿等治疗。2021.1.15复查结果如晴天霹雳一般:凝血功能:PT% 16.8% ,INR: 2.81肝功能:TBIL:274.4umol/L,ALB:26g/L,如下图:

 

考虑人工肝治疗4次,并发症得到控制,病情反弹,建议尽快肝移植,面对天文数字般的费用,放弃了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患者跟我说:“程大夫,你把我从昏迷中都救了过来,肝移植我们是没法的,现在我就相信你,就在你这里治,若真有什么不测...就是我的命了!”立即再次科室危重病例讨论,认为肝硬化失代偿基础,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内毒素损伤以及细胞因子风暴引起的双重打击使其病情迁延加重,改行人工肝“PDF+DPMAES”支持2次。

2021.1.16

中医四诊

望:少神、面容忧愁,额面散在斑痘,肤暗黄,舌暗红苔薄白;

闻:语声低沉;

问:疲惫明显、目睛昏涩、恶梦,唇干手掌蜕皮、下肢抽筋製疼;

切:关尺细滑。

辨证分析:抓住“疲惫、目昏”这独处藏奸,认为其阳气不精以致神无所养、筋脉失于温煦,所谓“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属于肝阳虚而非脾阳虚;正如《太平圣惠方》云:“肝虚则生寒,不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筋脉挛缩,不得太息,诊其脉细滑者是也”;唇干、手掌脱皮属于脾阴不足;肝脾失于升清、而目睛昏涩。

病机:肝阳亏虚、脾阴不足、湿浊瘀火(少火平人群段)。

治则治法:温养肝阳、滋阴化瘀退黄

桂枝5g     干姜5g      五味子5g   大枣6g

女贞子12g 枸杞子12g    白茅根10g 西洋参6g

赤芍50g    丹参10g     炮山甲6g  鳖甲15g   

茵陈15g    炒白术10g   苍术5g    田基黄15g

中药7剂,水煎400ml,早晚2次口服。

2021.1.23复查结果令人欣喜。凝血功能:PT活动度 42.6% ,国际标准化比值 1.46,纤维蛋白原1,20/L;肝功能:总胆红素120.9umol/L,白蛋白34.4g/L;IL-6:0.08;血氨32umol/L。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2021.1.27:复查肝功能:ALP142U/L,GGT94 U/L , TBIL:74 umol/L;凝血功能:PT% 43.1%,INR 1.43,FIB 2.65g/L ;血常规:血小板 81.00 10~9/L。复查CT如下:

 

 

 

 

 

中医五诊

望:形体显消瘦、痘斑增多,舌淡紫暗红、苔薄腻;

闻:声音低沉;

问:疲惫、口眼干涩、胃脘偶胀、小便淡黄;

切:脉细滑。

证型:肝阳亏虚、阴血不足、湿浊瘀火

治法:温阳化瘀、滋阴退黄

方药:前方+三金汤、西洋参6g

2021.02.02肝功:TBIL:53.5 umol/L;凝血:PT% 47.2% ;HBV-DNA:7.72e+03 IU/ml;考虑肝细胞再生,口服丙酚替诺福韦、双环醇,安排出院。

中医辨证:前方去山甲,加枸杞子9g、西洋参9g,14付,口服。

西医诊断:出院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C形 晚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脾大、腹水;肝性脑病(Ⅲ期);肺部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混合型酸碱紊乱;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血症;酒精性脂肪肝;胃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胆囊泥沙样结石。

门诊随访阶段

2021.02.18 肝功:TBIL:42 umol/L;凝血:PT% 52.4% ;彩超:肝硬化、脾大

中医六诊

望:颜面多发暗色斑痘,肤暗黄、舌淡红暗、苔薄白;

闻:语声清晰;

问:疲惫、眼涩;

切:脉细滑。

证型:肝阳虚、阴血不升、上焦营郁

治法:温下焦之精血、升少阳之肝气、健脾疏肝清透

方药:小补肝汤+二至丸基础重用黄芪30g 轻用薄荷3g

桂枝3g     干姜3g      五味子3g   炙甘草3g

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   赤芍15g   熟地12g     

丹皮6g      鳖甲15g    炒白术15 g 金钱草15g

鸡内金15g 砂仁5g      黄芪30g    薄荷3g

中药30剂,水煎400ml,早晚2次口服。达到温下焦之精血、升少阳之肝气、健脾理气、疏肝清透。

2021.05.08复查肝功:ALP:78U/L,GGT:110 U/L , TBIL:24 umol/L;凝血:PT 12.8 S,PT% 68% ;CT:肝硬化、脾大。西药丙酚替诺福韦口服治疗。

中医七诊

望:有神,斑痘消退,舌淡红略有  齿痕、苔薄腻;

闻:语声清晰、洪亮;

问:轻微疲惫、乏力;

切:脉细缓。

证候:肝脾不和

治法:健脾补肝、滋阴理气

方药:小补肝汤+二至丸基础重用黄芪40g 白术30g

桂枝6g     干姜3g    五味子5g    炙甘草6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赤芍15g   熟地15g     

鳖甲20g    党参15g   鸡内金15g  柴胡3g     

枳壳9g     炙黄芪40g  炒白术30g

中药30剂,水煎400ml,早晚2次口服。

2021.08.18复诊如下:

 

HBV-DNA<20 IU/ml。CT:肝硬化、脾大。未诉不适症状,口服扶正化瘀胶囊+丙酚替诺福韦治疗。

体会:

1、黄疸病分类多以阴黄、阳黄为主,临证却不能仅望面色而局限病机动态演变。黄疸急性期热毒入血当凉血解毒,病至气分则以利湿清热为主,顾护脾胃及肝阴肝阳,不忘疏肝清透等思路均是此例危重患者成功被救治的关键所在。

2、凡大病、重病后均会伤及元气(相火),《伤寒论》劳复篇有云:“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理中丸主之。”黄疸大病后易致肝阳亏虚,临证体会、熟读金典、传承黄元御长安流派杨震教授和王振东教授等学术经验,认为黄疸差后肝阳亏虚、阴血不足是病机之理,当以温肝阳、滋阴血为理下焦法。

3、肝阳是相火的重要组成部分,肝主相火。黄疸发病心火乘脾、湿热内伤、相火亏虚、脾阴不足等导致发生发展,大病至恢复阶段主要以肝阳亏虚、阴血不足为核心,以至生发、疏泻、藏血、温煦功能不足,调理当以小补肝汤、二至丸为方药,我们运用在本例黄疸差后的调理,使其终得良好转归。

4、小补肝汤出《辅行诀》;清代名医黄元御善用桂枝温补肝阳;《内经》云:肝德在散,当以辛补酸泻甘缓之。二至丸出《证治准绳》,四气五味集天地之阴阳,施维群教授用此二味养肝肾之阴且补而不腻。学生在传承的路上,提出“黄疸病差后,疲惫,久不了了,下焦有寒,可予小补肝汤、二至丸,以复肝之生发、疏泄、藏血、温煦之职”。

5、“风起青萍末,浪成微澜间”是出自《风赋》的名句,指的是从细微到宏大。“黄疸差后、下焦有寒”是我临证细微的体会,诸如此类更多有意义的临证探讨,将是汇聚成为黄疸差后治疗方案循证医学之循证之源。相信在各位专家的带领指导下,将会形成标准的黄疸差后中医诊疗共识,它如同一股和风、传变祖国大江南北,更广的指导临床、造福患者。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