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东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学术成果

王振东名中医对黄疸病辨证论治(上)

发布时间:2019-10-10  浏览次数:1266 次     

王振东名中医对黄疸病辨证论治(上)程贤文

摘要:张仲景对黄疸病的诊治确立了辨证论治体系。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探本穷源,对张仲景辨治黄疸经验作了系统论述:辨分类,循名责实;阐病因,责之于湿;明病位,脾胃中焦;述病机,瘀而不通;论治则,通利立法;师圣法,病证结合,并举病案以证。

关键词:伤寒论;黄疸;辨证论治

黄疸病名虽始见于《内经》,但确立黄疸病辨证论治体系,追其渊薮,当首推仲景。黄疸病在《伤寒论》中有散在论述,《金匮要略》则立专篇讨论。全篇论述黄疸22条,出方10首,内容系统全面,丝丝入扣,翔实可依,实为诊治黄疸病之指南。历代医家对仲景有关黄疸诊治理论,多有研究阐发,但对黄疸的分类、病机、病位,治疗立法的理解,能真正合符仲师本意者盖寡。笔者跟随王振东名中医多年的临床实践,浸馈于仲景之学,小有体会,现阐述于下:

1. 辨分类,循名责实

黄疸亦称黄瘅,是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其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概括了黄疸的主要特征。仲景论述黄疸非指一病一证,在其二书中有黄疸、黄家、诸黄、发黄、疸、瘅等不同的命名,仔细研判仲景论黄疸其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狭义的黄疸,指因湿热诸邪导致的身黄、目黄、小便黄的黄疸,有时简称“疸”,篇中所论的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等皆归属之,后世所论黄疸,皆依之。广义的黄疸包括狭义的黄疸和发黄证,其篇名中的黄疸是广义的。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立黄疸专篇,把黄疸病分为狭义的黄疸和发黄证。二者在病因病机及症状上都有明显区别,将其放在同篇论述旨在以示鉴别。仲景非常清晰认识到黄疸病是一类疾病而不是一个疾病,并且完成了黄疸病基本分类。从病因病机角度将黄疸病分为黄疸、酒疸、谷疸、女劳疸、黑疸5种,即后世所称的“五疸”。从这个分类方法去研究,实际上仲景已揭示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及疾病演变规律,结合黄疸病现代临床病机特点,笔者认为仲景条文之首冠以黄疸、疸之者都是狭义黄疸,病属初期阶段,谷疸、酒疸是仲景根据病因不同列出的二种特殊证型,与饮食关系密切的称为谷疸,与饮酒关系密切的称为酒疸,此期病机以湿热邪实为主。女劳疸是黄疸病的中、后期阶段,以女劳疸命名,意在强调肾虚是该类型黄疸的主要病机,所以女劳疸身尽黄和额上黑同时出现,揭示既有湿热内存又有肝肾虚损。黑疸则是黄疸的晚期,临床上晚期肝癌、肝硬化、胆囊癌等常见之,有人认为系阿狄森氏病似与仲景所指不符,仲景认为系酒疸误治而成,“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不仅如此,但凡黄疸经久,皆有转变为黑疸的可能,如女劳疸日久亦可转为黑疸,所以原文在论述女劳疸条文中亦说:“因作黑疸”,黑疸的病机是热、瘀、虚同存,病属晚期。

仲景之后对黄疸病的分类层出不穷[2],清·巢元方据证分作28种黄;唐·王焘更有三十六黄之称。元代以后学者,则多主张舍繁从简,罗天益将黄疸分为阴证、阳证两类。明·张景岳确立阴黄、阳黄之名。时至今日,各类教材中普遍将黄疸病按阳黄、阴黄、急黄辨证分类,但是阳黄、阴黄的分类是按证候分类,反映的主要是黄疸证候阶段的特征,不能够明确黄疸病的病因病机,不能够揭示黄疸病的病理变化的本质,也不能反映黄疸病的病理演变过程,实际上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许多病人也很难明确区分是阳黄、阴黄。因此,我认为仲景对黄疸病的分类在疾病理论上更科学化、具体化,不仅明确了黄疸病的病邪性质,病机重点,传变规律及治疗预后,较后世单用阴阳的证候归纳法,更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2   阐病因,责之于湿

仲景论及黄疸之因有感受外邪,酒食不节,脾胃虚寒,瘀热内结,房劳伤肾等。但其致病主因则责之于湿,认为湿邪是黄疸的基本因素,其云:“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讲述湿热内侵,久郁化热,湿热滋生黄疸。仲景在《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进一步将湿邪所致发黄,分为湿热和寒湿两大类,“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若湿不得下泄,热不得外越,则湿与热合,发为湿热黄疸,“但头汗出,齐颈而还,余处无汗,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可见湿热、寒湿均可致黄疸。湿之由来,温病学家吴鞠通曾作高度概括:“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湿可由脾不健运而生,亦可外感湿邪所致。“湿”乃黄疸致病之主因。而风邪仅为诱发因素,“风寒相持”是泛指病邪,犹言“湿热相持”,是脾胃之湿热上犯,中阻、下注之征,最终行于体表而成身体尽黄。谷疸,虽有“寒热不食”一句,此乃湿热郁于中焦,营卫之源壅塞不利,是邪在于内而症见于外,故发“寒热”。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