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展峰名中医工作室
首页 ->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安康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学术成果

明辨气机状态而不迷惑于寒热虚实

发布时间:2024-04-08  浏览次数:28 次     来源: 满山芳草仙人药  

“看透气机升降出入,不迷惑于虚实两端,确实是难啊~!”

这是一位本号的老读者发来的感慨,由于表达得太贴切,我就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了。

他发来一则医案,病人舌苔干裂且口中有灼辣感,经引火汤治疗无效后,改用干姜附子石膏麦冬等转愈。他问我是为什么?我说这是个火郁证。前方太过滋腻,反而会困遏气机。不宣通气机,就无法解决郁热。于是他就发出了如上的感慨。

刘河间相关文章出来后,有几位读者理解不了。其中主要就在于,诸多他们认为应该属于“寒湿”范畴的,也被刘河间,划入了“火热”范畴。

其实这就是本号强调的,气机的升降出入,优先级别要高于虚实寒热。

如果你困在虚实寒热里,是无法理解气机的运行,也就无法读懂刘河间的“火热”。

前几日从气机角度解读《伤寒论的第29~30条》,其中提到“脚挛急”时,我说可以与《刚痉》一篇互参(还可与《承气开闭》篇互参),不知道有没有人这样去比较地阅读过。

同样的脚挛急,同样的津液亡,第29条对应的芍药甘草汤是个脱证,而《金匮》“痉”证篇里,却是个闭证,对应使用大承气汤

津液亡,直接想到补津液,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但外感以及部分内伤,之所以难以较快起效,往往是因为,人们只能看到虚象,而看不到气机运行的问题。

在上述的闭证中,气机急速内闭。由于,气行津液,气化津液,气布津液,因而气不能下行,则津液不得下布于两腿。

之所以使用大承气汤,是因为腑实热结是那个令气不得通行的罪魁祸首,因而解决气机内闭之因。

气行则津液行,不治津液,而津液得存。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只看到津液亡而用滋润甚至酸敛药,必然进一步困遏气机,闭阻更甚,郁热更盛,最终反而会重竭最后残存的津液。

以上是阴虚的气机闭脱两端。

再看阳虚。

同样是《伤寒论》第29条,阳脱时对应使用甘草干姜汤和四逆汤。

但在《脱前之闭》中,无论是李东垣、喻嘉言、还是陶节庵,用姜附等温阳药,都是为了开闭的。

前者是阳虚而不固,后者是阳虚而不达

不固者,令其固,是为脱证治法;不达者,令其达,是为闭证治法。

接着看气虚。

我一直说朱丹溪那两案非常经典(参《丹溪与景岳临证水平》),大队补中药,稍佐用透散药,以令郁热外达,汗出而愈。

丹溪是金元四大家的最后一位,他在学医时,已经可以阅读到前三位的作品。同时,他的老师罗知悌,又是学宗刘河间,旁通张子和与李东垣。因而朱丹溪可以说是集金元医学之大成。

在我看来,他的这个用法,其实就是参考了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因而,尽管他曾通过许数微学习《伤寒论》,但并没有沿用许学士的治法(黄芪建中+麻黄汤),而是活用了东垣法。

气虚的脱证,就太多了,本号倒是没有专门单独讲过,但在过去的文章中,也出现过相关医案。

《不痛到痛》篇中,喻嘉言治气虚不固的痢疾,用大剂四君子汤(用人参)加赤石脂与禹余粮的粉末,令病人频服。

最后再看血虚。

何炎燊何老一人就包办了血虚的闭脱两端。

《自汗》篇中,面对产后自汗的病人,他先是用当归六黄汤不效后,再加木通竹叶等,以导热下泄。

如我所分析的,一旦给了出路后,就从脱证方变成了闭证方,因而热泄汗止。

综上,要是困在阴阳虚实里,那就容易导致:见虚补虚,而不顾气机升降出入的问题。到底是气行受抑,还是气行无制?

因而,我在《黄芪升散法》一篇的引文中特地强调,在闭证中,一切用药包括补虚药,都是为了开闭的;在脱证中,一切用药包括补虚药,都是为了固脱的。

★对于理解不了寒湿也有属于郁闭范畴的,我们不妨可以探讨下这个病机:

在虚寒/寒湿证中,由于阳虚,导致气行不利或气化不利,从而水饮难化而成湿。

也就是:

阳虚→气不行&气不化→生湿

但对于刘河间而言,只要此证属于气行不利而不是气行散佚,那就属于郁闭范畴!

而且他认为,上述的链条必然还会继续发展:

阳虚→气不行&气不化→生湿(有形之邪)→【湿阻气→气郁生热→热耗正气(气血阴阳)...】

热象不显的时候,大家看不到【】内的发展。但从理论上来说,一旦属于气行不利的范畴,就必然会有后续【】的发展

因而刘河间认为,此证治疗的手法必须灵活广泛,或侧重于宣行滞气,或侧重于解决有形之邪,或侧重于解决郁热,或兼顾而各有侧重。

不能眼里只有阳虚,而见阳虚径用辛热。

事实上,当我们再进一步接近本质,就会发现,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被称为“阳虚”

因为中基告诉我们,“阳”是推动力

推动力不足,因而气不行。欲令气行,则增加推动力。

一旦突破了这点,有啥好处呢?

好处就是不会再迷惑于外象之错杂了,而能有意识地明确地,选用相应药物,来调控气机。

但凡要用辛热温通之药,都是为了达到,有力地“令气行”的目的!

《人参》篇中,徐灵胎药方中用肉桂,是因为虚寒么?不是,是为了令下焦之气,强有力地通行起来,气化运转起来,更利于下瘀;

《猪苓汤》篇中,李东垣药方中加入肉桂,是因为虚寒么?不是,也是为了令下焦之气,能够顺利流通,成功完成气化,使小便通行;

《葱须》篇中,王孟英用葱须,是因为虚寒么?不是,他是为了令络中之气,得以宣通畅行,从而有效地化瘀通络;(旋覆花汤原方的“虚寒”,甚至也不是现在的虚寒之意)

昨天还和朋友聊到,所有有发汗功效的药味,也都有通络的作用。比如阳和汤里用麻黄,也是为了通行络中滞气的。

当我把所有辛味药都视作,令气通行药之后,那么它们的区别就主要体现在:①行气力度的不同;②作用区域的侧重不同(内外上下经络脏腑等)。

所以,想要令气机较为强有力地宣行外达时,可以用麻黄葱白等,如《小儿高烧案》以及《阿喀琉斯之踵》中的提议,以及《用治感冒法治月经》中的实际用药;

而在热更重的湿温证中,仅为稍稍宣通,以免寒凉药遏制气机,就可以选用芳香药如藿香佩兰等来令气行;

是的,即便是芳化药,也属令气通行的“辛开”药;

甚至,在《现实版的热深厥深》中,也是为了令气通行,同时药性不致上走而选用了厚朴枳实。

有位年轻的读者曾问我关于乌梅丸的问题,他说经常听人说这是上热下寒之证。

我说你不妨可以将这里的“上热下寒”理解为:局部气有余(而生郁热),局部气不达(而失收摄)。

辛通之药,能令滞气通行起来,气行则气化,气化则邪化,邪化则气畅,则上下流通。

对于突破寒热两字,对于本号的读者,我有三点需要声明的:

1、若是认为没有意义没有必要没有好处,请不必强行突破。正如我对某位读者所言,作为中医,一生都不突破这点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大多情况下,并不会造成什么重大影响;

2、若是自发地想要突破这点,但暂时苦于无法掌握。那么请不必着急,开悟是某个瞬间,不经意来临的。在那之前,不断有意识地做相关积累即可;

3、即便取得突破了,也要明白,这只是刚刚开始。从这里一直到最终的通透,游刃有余,无拘无束的境界,恐怕还有无数关卡,甚至终生都未必能达到那个顶点。

但是,关关难过,咱们关关过!

安康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0915-8183608 邮编:725000
备案号:陕卫网审[2011]第0003号 陕ICP备:11010322号